今年来,即墨区自然资源局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2019年重点事项,坚持“心耕自然、守本为民”,深度融入到青岛市“开放、现代、时尚、活力”的国际时尚大都市建设中,现将所承担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第78项,统筹保护山体、海湾、河流、湖库等山水资源,确保公共开敞性,提升自然景观和城市视觉通廊形象,塑造多样化公共开放空间,形成山海相融、城水相依、蓝绿相映的城市特色。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深化完成了即墨中心城区、东部湾区两项总体城市设计。规划详细梳理了中心城区现有山水格局,以及东部湾区的山海城关系,结合即墨城市历史空间演变,建构了城市总体空间骨架体系,预留城市视觉廊道,确定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实现城市整体风貌塑造。
第79项,做好重点区域、关键节点城市设计,打造东部公共服务、中部古城文化、西部商贸市场三条城市功能轴线。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已编制完成即墨中心城区发展主要轴线设计规划成果。以现状功能及空间形态为基础,通过功能优化及空间治理,引导商贸中心、古城中心和创智中心三处重点区域空间轴线南北向拓展,打造形成东部公共服务、中部古城文化、西部商贸综合服务三条城市功能轴线,并对轴线的空间结构、交通组织、设施配套、公共空间、城市风貌、建筑体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系统完善的规划成果。
第80项,加强墨水河西岸、老酒厂区域城市更新研究,延续历史文脉,植入文化元素,改善城市机能。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从微观角度对该区域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改造可行性与改造必要性出发,划定城市更新单元,编制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更新单元涉及车家沟、中障、泉头、东障四个村。坚持以人为本、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延续潮海片区“墨河古邑 文创悦城”的整体规划定位,结合拆迁安置工作实际,从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公共空间活力、协调环境和建筑等方面进行了统筹研究:
一、依托即墨古城和墨水河的文化资源与景观资源,重点强调街巷尺度、风貌延续、景观环境的打造,严格控制古城东侧及墨水河沿岸的建筑高度,留足开敞空间,形成层次丰富的城市空间效果;
二、结合公共活动空间,植入现代服务业、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提升公共活动空间、公共设施配置、社区基础商业的能级,利用历史路径及墨水河沿线的城市慢行系统,融合历史和现代文化,打造多处生活空间节点,形成独特的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
三、坚持生态修复,完成更新单元内墨水河沿线的生态景观修复工作,强化滨河景观渗透,引导建设项目配建的小型开放绿地沿墨水河沿岸布局;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指引,强化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绿色屋顶等技术的运用,形成绿色、生态、协调的墨水河岸特色空间。
第108项,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恢复和改善水生态系统。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
湾长制工作:
一、优化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
严格落实《山东省全面实行湾长制工作方案》,2019年9月修订印发《即墨区全面实行湾长制工作方案》《即墨区湾长制考核办法》,将鳌山湾、小岛湾和丁字湾作为区级重点海湾,区级湾长、镇级湾长按要求巡湾。
二、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
编制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依法依规回收禁养区、限养区水产养殖项目,关停限养区无证育苗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完成海岸线调查工作,上报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方案。
三、加强陆源污染入海防治
城乡环卫实行单月集中检查和双月暗访检查制度,海湾所辖镇街实行“卫生巡查员”制度。实施湾河联动,制发河道整治工程、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在沿湾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4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600余处。制发《三级及三级以下渔港污染物、废弃物接受、转运、处置办法》等文件,未发生港口、船舶污染海洋事故。
四、加强海域污染综合防治
编制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制定实施《即墨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即墨区“海洋攻势”海洋生态文明提升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拆除养殖大棚20个,未发现养殖单位使用违禁药物。制定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方案,调整优化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7个,监测水质全部达标。
五、加强海域生态保护修复
实施青岛蓝色硅谷滨海景观整治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已完工,三期正进行前期工作。积极申报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获批中央财政补助2.54亿元,征迁养殖大棚和看护房155户、岩礁池75个,推进小管岛绿化、岛体护坡等工作。鳌山湾盐沼湿地减灾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家项目库。在鳌山湾放流4个苗种2.68亿单位,国信、文山2家企业通过省级海洋牧场认定。开展渔船规范化管理专项执法,加强海陆联合执法监管,累计巡航2600余海里、巡查1.3万余公里。
六、加强海洋环境风险防范
建立完善海洋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强化风暴潮、海浪灾害防治,有效应对处置浒苔灾害。
第110项,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造林1.6 万亩。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
一、完成了新造林1.7万亩。
二、完成创建一个山东省森林乡镇、五个山东省森林村居。
今年,我局以红头文件形式,将山东省森林乡镇、森林村居的通知文件下发至各镇街,明确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申报的时间节点。发挥各镇街积极主动性,鼓励各镇街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强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建设。组织申报乡镇、村居加强森林建设,我区申报的一个乡镇、五个村居通过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的验收。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办事处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授予山东省森林乡镇,即墨区鳌山卫街道西绕山河村、温泉街道西杻河头村、龙泉街道汪汪泊村、环秀街道前南庄村、灵山镇西姜戈庄村五个村被授予山东省森林村居。
第124项,积极解决居民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
责任单位:即墨区自然资源局
办理情况:
一、继续落实不动产登记“一次办好”
持续推进窗口作风建设,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便民化,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依托不动产登记平台,加快历史数据整合汇交工作,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实现不动产登记便捷高效打下数据基础。2019年4月,我中心与蓝谷高新区华山管委、税务部门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缴税窗口延伸到乡镇,开展了集体土地登记、新建商品房登记业务,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现场领证,办事效率提高80%以上,目前已办结集体土地登记、新建商品房登记业务600余件。
二、持续优化登记办事流程
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等法规文件,全面梳理完善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标准,精简了业务环节,明确了各个环节审核重点和必要材料,规范建立了各类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环节等业务流程以及申请材料统一的业务标准,实现“环节更少,材料更简,时间更短”,在不动产登记“一次办好”清单的基础上,梳理常用登记类型服务指南,按照青岛市局统一规范要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大厅公示墙、电台、网络等渠道进行公布。
三、进一步完善“一窗受理、并行办理”
积极实施“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合并登记簿和制证环节。整合业务流程和窗口,增加窗口人员力量,我中心根据业务增长情况,6月份,新增6名不动产窗口受理人员,同时协调税务部门增加6名税收人员,“一窗受理”窗口由10个增加至16个,提高了业务受理能力,缩短了群众办证等待时间。目前不动产登记时限全部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其中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和存量房交易、存量房抵押1个工作日办结,异议登记、查(解)封登记、抵押注销登记、不动产信息查询即时办。一般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环节由4个减少至3个,登记材料件数简化至4件以内。
四、开展不动产抵押、注销远程受理
我中心与即墨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试先行,共同推进“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 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开展了不动产抵押、注销远程受理业务,平台采用“线上申请—线上受理—后台审批”的工作模式,远程受理实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不动产查询等不动产登记业务。由系统自动推送到入网银行,抵押房屋的查封、二次抵押、交易等异动状态,为银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银行的风险防控水平。
上线之后,抵押人在金融机构办理抵押贷款的同时,可一并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无需再和金融结构业务人员一起到我中心现场申请,农商银行的撤押注销业务由银行在远程系统申请后,我中心从系统审核即可办理撤押注销业务,有效解决企业、办事群众“来回跑、多地跑”的现象。目前远程受理运转顺畅,我们也根据运行中的情况不断优化、简化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五、宅基地发证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围绕农民宅基地发证全流程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在精简申请材料、优化服务流程、加快审核速度上出实招、硬招。自2019年3月13日起,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申请资格条件审查工作下放到各国土资源所,6月6日,集体土地测绘机构(4家)进驻市民大厅服务,宅基地登记业务直接由土地所受理,通过简政放权、流程整合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内部流转环节缩减,有效避免因“往返跑”造成审查材料时间过长、材料多次往返补正、申请人查询办理步骤繁琐等问题。优化集体土地登记5项业务类型和流程,压缩整合各种证明、表格30余项,取消复印件的收取,整合压缩后的农村宅基地发证时限由原来的近六个月压缩至1个月内(含公告时间15个工作日),上半年组织人员利用周末周日时间累计清理积压发证7000余件。
六、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自2019年5月1日起,我区开展了民间借贷抵押业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业务需求,我区对无还本续贷业务抵押登记时,已实现了在不解押登记的情况下直接变更登记期限及登记金额,帮助企业减轻“先还后贷”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对二次(多次)抵押、抵押延期业务不限制,后位抵押权人出具知悉存在前位抵押的书面材料即可受理。为提高服务效率,正在按照青岛市局统一要求与建行、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探讨、研究开展不动产线上服务,实现他项办理进度、房产查封、冻结情况等信息查询以及线上业务的办理,加快抵押业务办理速度,促进贷款业务再提速。
七、聚焦小区办证难点焦点问题精准发力
以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为导向,对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详细梳理,按照“依法依规、创新模式、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一事一议、工业企业一次处罚、先行试点”的原则,出台了即墨区《关于解决工业企业和已入住居民未办理不动产权证问题的有关意见》,依据文件精神协调建设、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拟定办理方案,敢于担当,容缺受理,推动解决工业企业厂房和已入住居民未办理不动产权证问题,目前已解决3.66万户办证难问题。
八、积极主动服务重点项目
今年5月份,为支持一汽解放资产注入,我中心主动对接企业,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全力保障企业发展需求。在了解到企业办理时间紧、缺失资料多的情况下,专门成立工作联络组,以登记发证为节点,倒排工作任务,协助企业梳理资料、拟定办理流程,主动协调土地、建设、规划、消防等部门,按照“容缺受理”的方式,提前完成土地、房屋面积测绘,在企业资产注入要求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了全部厂区内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工作。为更好服务区属国有企业,缩短因融资涉及登记业务办理时间,我中心成立了“服务国有企业工作协调小组”,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络机制,提供业务政策解答、协助资料归集、表格填报,同时帮助企业培训业务人员,增强企业业务办理能力,避免、减少因政策不熟悉、办理环节不掌握而延长时间。
九、创新模式,拓展沟通渠道
为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提升民生民意,加强社会监督,解决群众切实关注的问题,更好的推动政风建设,我局与即墨广播电视台联合开设了《聚焦自然资源》节目(FM101.7即墨新闻交通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5时-16时(周一直播,周二至周五重播)。由政策法规科、办公室牵头,各科室、各基层所、各局属单位按节目计划表参与。
节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青岛市、即墨区重大决策部署,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民生办实事。2019年7月至12月的节目以不动产登记内容为开端,就宅基地登记发证、房屋产权登记、网签合同备案、房地面积测绘、林权及海域使用权登记、土地利用、建设工程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办理流程,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讲解,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到各方面业务。
通过《聚焦自然资源》节目,加强与群众互动交流,宣传政策法规,倾听群众呼声、解答群众疑惑、回应民生关切,解决好群众反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根据《聚焦自然资源》节目计划单,每周一个主题,周一直播(10月份改为周五上午直播)。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提前准备上线内容,梳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线上政策法规答复、准确到位,线下及时回复群众问题,节目坚持有问必答、有呼必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快速反应、积极回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共播出节目22期,18个国土所、4个业务科室参与了节目,受理回复问题4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