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医共体建设+按人头付费”经验在青岛市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医共体建设+按人头付费”区、镇、村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区级医院龙头地位,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分别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和三级医院,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继续增进与国内一流医院的合作,在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8家三甲医院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区中医院又与齐鲁医院(青岛)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医联体成员医院,合作医院专家定期到即墨坐诊,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国内一流的优质医疗资源。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较同期增长21.6%,医共体内开展双向转诊累计1400余人次;医保超支费用由2017年的2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6000万元。9月份青岛市医改重点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向全市推广我区“医共体+按人头付费”的运行模式。
(二)“健康即墨·健康家”人大1号议案稳步推进。区卫生健康局牵头承办区第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健康即墨建设的议案》(第1号),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健康即墨建设议案办理方案》,将健康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确定了8大重点工作专项,制定了健康即墨建设四大领域16项主要工作指标。各承办单位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目前,全区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等指标已实现或超过国家确定的2020年目标。区人大先后2次组织人大代表进行了视察督导。
(三)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得到各级充分肯定。即墨区是全国首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区、山东省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区、青岛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近年来,我区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大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按照“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抢先布局大健康产业,搭建大健康发展平台,构建起“治防养康体”一体化大健康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更加符合群众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健康城市发展之路,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同志来即视察中医药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即现场调研指导医改工作,对我区医改推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同志、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孙春玲同志等先后来即视察中医药工作;受国家卫健委邀请和推荐,我区先后在全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会议、中日老龄化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讨会进行了经验介绍,并赴海南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及深圳市介绍医共体建设、慢病防治等工作经验。同时,《中国卫生》以《山东即墨:“1号议案”下的健康城市雏形》全方位报道了我区“健康即墨·健康家”品牌创建经验;山东新闻栏目先后报道了我区家庭医生和医养结合经验做法。我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做法已在全国部分省市推广,有力推介了我区对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