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历史上曾有三位即墨大夫,分别为齐威王时人、齐湣王时人、齐王建时人。三位即墨大夫皆失其名,作为一个英雄群体,其传说诞生于即墨,并在整个山东半岛地区广为流传
齐威王时的即墨大夫刚正不阿,勤政务实。由于他不贿赂讨好齐威王左右,不断遭受贪官污吏谗言诋毁。后来齐威王派员调查,澄清是非,嘉奖了他并“封之万家”,烹了弄虚作假、求誉害民的阿大夫,痛斥了弄权受贿者。齐国因此国威大振,转弱为强,即墨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名彰天下,昭著史书。
齐湣王时期的即墨大夫,正逢韩、赵、魏、楚、燕五国联军攻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面对诸侯联军步步紧逼,即墨大夫挺身而出,身先士卒与联军血战,最后寡不敌众,为国捐躯。用自己的牺牲精神,鼓舞了齐国军民士气。为即墨防御战乃至后来田单力挽狂澜大破燕军,赢得了战略支撑点。
齐王建时的即墨大夫面对秦军大兵压境,齐王建还要西去朝秦,直谏齐王建分兵抗秦:齐国有国土数千里,兵甲数十万。五国虽灭,避难齐国的列国有志之士尚在。如各自借给他们十万精兵,不但诸侯国故地可望收复,齐国还可南攻秦国武关。如此不但战局可望扭转,齐国威势也可一举确立。但齐王建不听,坚持朝秦,最终导致齐国灭亡。
“即墨大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他们清正贤能、舍身为国、风骨高洁。虽然因所处时代不同而命运不同,千百年来他们的故事却一直激励并影响着后来的即墨乃至中国人民,并代代相传,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老酒与阿胶》、《即墨保卫战》、《直言敢谏》、《良心酿酒财路通》、《托梦袁崇焕》、《狐仙借粮》、《即墨大夫与朱毛大夫》等一系列传说。即墨三大夫还配享“即墨九贤祠”,成为即墨士人之榜样。
即墨大夫事迹见于《史记》、《资治通鉴》、《即墨县志》及历代文人墨客诗文,“即墨大夫的传说”是以史实为依据、由即墨人集体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故事和传说弘扬了中华民族坚韧朴实的性格、舍生取义的情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人们,至今流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