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黄酒封坛仪式》,是社会自发产生的群体性活动。
据考古专家对即墨人类活动遗址的考证,认为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先民们就在今天这一区域生活。他们采集、捕捞、耕作、狩猎,代代繁衍生息。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发明和改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粮食开始有了剩余,人们对生活饮食和身体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人们发明了黄酒。由于最初酿造技艺的原始、粗糙,以及其它一些原因,所酿黄酒的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敬奉天地神祗的古代,人们想到了祭祀,如何祭祀?又想到了封坛。“封”,含祭祀之意;封坛,不失为敬奉天地神祗的极佳方式。当秋收过后,五谷丰登,人们“黄酒冬酿”,然后将装满新酒的泥坛抬到场中,摆上猪、羊、鸡三牲和稻、麦、黍、粱、菽五谷,焚香叩头,喊起古朴高亢的号子。主祭人手捧盛满米酒的大碗,敬苍天、敬大地、敬谷神、敬水神、敬火神、敬酒神,敬祖先。并将新酒献给父亲、老人品尝。诵读疏文,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酿造的黄酒色泽瑰丽,气味馥郁,醇厚温馨。所封之酒,要用于“福、禄、寿、喜、婚、嫁、丧、葬”等活动。在即墨出土的古墓中,人们曾经发现了陪葬的盛酒器皿和残存的酒液,由此推断,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令人们惊喜的是,当黄酒封坛贮藏一段时间之后开坛饮用之时,黄酒果真变得醇厚橙亮,甘洌芬芳,味美爽口。久而久之,封坛这一仪式便被固定了下来。封坛,除了祭祀,还含有“二次发酵、沉淀过滤”和“长期保存、以备饮用”的内涵。
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继承传统历史文化,经过研究、发掘,取其传统的封坛精华,与时俱进,推出了新的妙府老酒封坛仪式。自1993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但规模较小。自2007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规模宏大,参加人数较多,影响青岛各地乃至全国。
《即墨黄酒封坛仪式》,经过代代传承,具有很强的民俗特征,饱含着感念、祈愿、追求、寄托、向往等诸多要素,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憧憬的一条纽带,一种文化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