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在区委、区政府和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立足教育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目标,画蓝图,强作风,提素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和提升师生素养为核心,全方位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牌教育质量,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再获硕果。2022年高考取得全面胜利,全省前50名我校2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不断实现新突破,一本、二本达线数达线率再创新高。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优秀生源基地、第23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行动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普通高考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优秀考点、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青岛市文明校园、青岛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青岛市教体融合示范学校、即墨区2021-2022学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即墨区高中教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清华大学“优秀生源学校”在我校举行揭牌仪式。
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教师师德师能培训、党员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党员老师要立足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聚焦短板和弱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校干部师生做出示范、当好表率。坚持党建、团建工作和德育工作相结合,完善常态化“三述”制度、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通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收看《时代楷模发布厅》《榜样6》等专题片,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政治建设,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督促党员老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灯塔党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积分50多名党员老师达到5万分。组织党员老师400多人次,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参观即墨区党史馆、即墨区红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动,塑心铸魂,提高全校教师政治站位。组织开展领导班子成员述责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落实组织生活会,对党员进行评价。党费收缴做到仔细认真、准确及时。
二、教研工作常研常新,教师素质全面优化
教研工作走实走新。重视并抓实省级网络培训、新教材培训、校本培训和个性化培训,逼促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教育动态,提升学科素养。深化“三级教科研工作模式”,通过学科大教研、集体备课等方式,聚焦议题,挖掘有效经验,形成教学共识。编写《教研简报》《教研萃苑》,定期向老师推送最新教研动态,提供学习模本。广泛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听评课与比赛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大练兵、师徒结对课、新入职教师赛课以及“135”工程青年教师听评课等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交流与研究,落实课堂教学规范,探讨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通过骨干引领进行专题研讨,引领全体教师将教研走向深入。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课题,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教研效益。12个区市级课题正在推进。
教师素质全面优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培养了一批业务专精、理念先进、谋划长远的带头人,激发了队伍活力,助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稳妥有力,通过交流、讲座等方式定期进行专题培训,为他们夯实了业务理念与业务基础;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听评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等活动,加强常规听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骨干教师、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彰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开放课等多形式展示课,优质高效,对全校的课堂教学与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一学期以来,6人被评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11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7人荣获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8人获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一等奖,18人获即墨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2人获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三、崇德修身夯基固本,多元培养多彩成长
完善《即墨区第一中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国旗下讲话、“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宣誓等系列主题活动,举行成人仪式及百日誓师大会、毕业典礼及励志报告会等,强化学生品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立德成才。完善《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关于加强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化养成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长远发展夯基固本。
全面育人凸显成效。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拓宽,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有策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智慧父母成长讲堂等系列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家校协同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同时持续开展心理辅导课、个案辅导和心理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落实好《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扎实推进音体美教学和劳动教育,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搭建成长平台。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城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加大社团建设力度,成立62个学生社团,营造良好的社团活动氛围,拓宽育人渠道。
我校1人获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金奖,52人获全国一等奖;52人获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一等奖;15人在各类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7人分别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二等奖;1获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学校代表队先后获得青岛市第十八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高中组一等奖、山东省校园足球协会杯青少年锦标赛季军。
四、周密部署安全护航,疫情防控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着眼学校安全工作的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坚持安全责任追究和倒查、一岗双责和安全隐患上报制度,扎实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工作小组,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预案,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创建和谐校园。
学校精准施策,科学安排,坚决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特殊人群摸排、核酸检测等系列防控政策,坚持开展疫情防控主题教育活动。高标准迎接了省、市、区、教育体育局多次安全、防疫和文明典范城市现场检查,得到上级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