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一中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系统谋划教师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打造高品质高效课堂;系统推进融合育人,践行五育并举;努力实现学校精致化管理,特色发展,品质立校。深化五个创建,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1.创建党建示范校园。积极贯彻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教师师德师能培训、党员教育的重点
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聚焦短板和弱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全校干部师生做出示范、当好表率。坚持党建、团建工作和德育工作相结合,完善常态化“三述”制度、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对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创建科学民主校园。科学民主的管理是我校管理追求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师培养、教育评价、学校财务管理等多角度的系列文件,促进学校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学校法治
明确、流程规范、任务清晰、网格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使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稳定。4.创建现代化数字校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数字资源建设,以教学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快智慧校园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学校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管理精准化,校园生态智能
化,资源平台常态化。发展、开拓新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实现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全方位信息化。聘请专家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培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水平。开展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加强学生电脑制作、信息科学竞赛、机器人项目竞赛,提高学生信息科学素养。5.创建绿色和谐校园。新的一年,学校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竞争进取、团结向上的和谐团队。设立校园读书节,推进校园大阅读工程。以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营造良好文化
育人氛围。举行校长接待日,经常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倾听教师心声,关心教师疾苦,征集金点子,多为教职工办实事;不断完善教师评价、选拔、激励机制,科学公正评价教师,最大限度调动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定期文体娱乐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举行争先创优总结表彰会,在各级媒体推广优秀教师的事迹,以先进为典型,引领带动,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发展内驱力。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和绿色价值观教育,注重生态环境知识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科渗透,将绿色环保理念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倡议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
、绿色出行等行为,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积极参加环境志愿者、精英助残等社会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建设绿色环保校园。 二、坚持五维推进,打造高质量干部教师队伍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化“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和“中层以上干部深入一线调研活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角色意识、大局意识、落实意识,进一步提高干部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沉到一
线,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要加强专业修养,增强专业领导力,做改革创新的引领人,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务实高效的工作状态带动师生抓好各项工作。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月专题活动,加强工作纪律检查,杜绝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收受礼品礼金、工作时间饮酒等十项禁令事件的发生。通过自律自查,互相监督,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大力倡
倡导尊师爱师,开展师德先进评选和职业道德规范活动,提高教师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弘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精神。3.加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选贤任能机制,培养教育教学领军人物。新一年,学校将选聘新一届教研组长和组室负责人,评选首席、金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引领更多青年教师和班主任从
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健全教研、培训工作机制,打造优秀的学科领军团队和优秀管理团队,实现集体创优。 4. 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培养。继续办好教师发展论坛,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名师骨干教师成长培植沃土。根据《即墨一中名师骨干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引导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高质量教育论文、上好示范
课等,帮助他们成长为“名师”。依托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教师发展论坛等平台,为名师和骨干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续办好教师发展论坛,以科研课题为动力点,推动名优骨干教师潜心教育研究,追求教育品质,从而实现个人、学校发展的双赢。5.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根据《即墨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激发青年教师的内在成长动机。落实好师徒结对协议、青年教师成长规划等,以常规教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在教学设计、课件制作
作、教案撰写、课堂教学实施及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立以教研组长为组长的课堂调研小组,深入课堂,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调查研究,找出制约青年教师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督促解决,以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发展。三、精细管理,扎实推进课堂改革,提升教学品质1.严格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工作规范性。抓好备课组长、班主任每周例会,调度教学及管理任务的落实,保证常规教学工作规范、有序。领导干部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
导教学,抓好监管与落实。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保证教与学的实效性。加强学生管理,在学科指导、思想引导、教育推动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保障有效学习状态。2.落实强基计划,加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边缘生转化。制定三年一体化培养计划和方案,一生一策,长远规划。建立尖子生发展档案,实行尖子生弱科“导师承包制”,多管齐下补短板;设立班主任和学科辅导团队,建立
尖子生学习室,培养学科特优生;成立竞赛、强基学科提升班,进行高端辅导;借助作文大赛、英语能力大赛、头脑奥赛等平台,以赛促学,实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量和质的更大突破。落实《边缘生承包方案》,采取“菜单式、配餐制”培养方式,分类指导,量身定做教学方案,促进边缘生的有效转化。3.深入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品质课堂。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效能为目标指向,以优化课堂生态和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
学习态度、思维方法、实践体验、创新精神
、学习效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目标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坚持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项目式、差异化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五育并举,全员育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以省级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学生管理层次。坚持养成教育,重视行为、礼仪、生活等细节培养,让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点亮校园;利用好德育主
阵地,坚持开展国防教育等系列德育主题班会
,培心铸魂,厚植爱国情怀;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阳光成长;坚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发展优势,规划未来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坚持全员育人导师制,切实提升全员育人效果;坚持家校共育,继续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倾听家长心声,针对性开展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五、传承百年文化,激发学校发展活力2024年是即墨一中120年校庆。一百多年历史沉淀形成一中文化,凝聚成一中精神。要深入挖掘百年一中的文化内涵,并充分利用新校区改扩建契机,广泛参与,着力优化校园布局
规划,改善师生生活、学习环境,构建
多元、开放的生态文化,实现校园环境优美、大气,涵养儒雅的校园人文气质。百年一中,人才辈出,多年来,广大校友以不同方式关心支持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正式启动并积极部署筹备120年校庆工作,将以饱满的热情、精致的工作汇聚一中力量。同时广泛收集有关校友工作的近况、信件、书籍、字画等物件,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加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并激励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激发百年老校发展的生机活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每一个一中人必须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要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和品位,开拓创新,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研究
研究,优化教育手段,探索教育改革,明确“以队伍树形象,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保持高昂热情和奋进姿态,传承百年薪火,奋力谱写即墨一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