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灵山街道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5-29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更是灵山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提升“花乡药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现代智慧农业集聚区建设,努力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奋勇争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强基础固根本,以更加有力推动基层党建更加强劲。一是加大基层基础攻坚力度。抓实村级班子建设,育强头雁队伍,实施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结合村庄重难点工作,组织支部书记分次分批“走出去”观摩学习,每季度开办一期“书记论坛”,论出工作实招,碰出工作点子。二是完善“党建花开·锋领灵山”党建品牌建设。创建“匠心灵山”非公党建品牌,实施党员“1+N”结对帮带机制新建大医精诚等4处党建活动阵地,持续开展“发现榜样”活动,评选一批优秀非公党支部书记,提升“两个覆盖”质效。三是深化“联建共富”工作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围绕农产品集成、直播带货、文旅研学三大平台建设,推动街道共富公司业务全面铺开。四是以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加强清廉文化建设,整合泉上教育基地、即墨县委成立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展“廉洁文化月”活动,结合查处案件,开展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培训,宣传教育覆盖全域党员干部,厚植廉洁文化。

二、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扩总量提质量,以更高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全市首个且唯一完成生物医药产业园总体规划环评的专业园区优势,高水平建设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税收、产值等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二是要持续加大招引力度。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蓝谷高新区等区域优势,积极拓展引进新的流动性税源项目。增加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及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储备,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三是要持续在盘活闲置资源上做文章、求实效。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拓展发展空间,变存量为优质增量。不断优化发展空间,发挥资源优势,同蓝谷高新区融合联动,携手服务企业,保障“低空经济”,构建即墨北部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战略部署,着力抓示范促增收,以更实举措打造“花乡药谷”示范片区。是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积极对上争取政策,申报“五谷丰灵”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确立以医药、花卉、粮食为三大主攻方向的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二是切实抓牢农业产业。规模化种植丹参、玉米等中药材及粮食作物争取打造全国生态农场、国家级绿色增粮生态基地;用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发挥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积极申报争创国家级中草药特色产业集群。是要拓展文旅增收途径。加快打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设备集成+应用服务”于一体的3D智造孵化基地增加特色研学“引爆点”。积极整合辖区“红色”文化、“绿色”学农资源、蓝谷高新区“低空经济”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增材制造产业园“蓝色”科技基础等,以点带面提升“红绿蓝”研学路线。

四、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拓功能提能级,以更大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一是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好、利用好、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从村庄道路、排水、亮化、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入手,打造“青岛市级和美乡村”。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政治执行力和零容忍态势维护好灵山全域的生态环境,坚决整改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守牢生态安全底线。二是要优化公共服务。扎实改善街道教育教学条件,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高质量保障区第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协助推进马午线入浦里变220KV(千瓦)供电线路工程,整修辖区破损道路,积极争取对村庄进行整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存量拆违、污水治理、防水排涝等其他民生工程。三是要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拓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果,在灵山新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示范点,围绕“一老一小”,积极开展“放学来吧”“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持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要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基础前提,着力防风险守底线,以更富成效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当前各类风险挑战和矛盾隐患叠加,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统筹抓好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等工作,以更高水平保障街道发展。一是要压实社会治理主体责任。要强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监管到位、治理到位、防范到位,推动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访调一体化中心,集中精力化解信访积案,注重初信初访,从源头化解矛盾,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二是要提升数字乡村治理能力。以数字化管理推动精细化治理,不断完善“智慧灵山”工作端小程序工作标准及流程,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制度化、长效化。三是要深化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打造“恒治久安·和谐灵山”平安建设品牌通过打造全域治理联动中心,织密治理覆盖、预警两张网、落实纠纷三调处,实现各类社会治理资源互通、工作全程闭环,提升平安建设工作质效。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