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假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协同配合,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一、产业筑基,创新引领发展
1.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打造国内最大海底电缆生产基地;促进宝鉴科技大型风电配套提升项目竣工投产,全面布局和提升风电加工和集成能力;推进青岛造船厂产值及外贸进出口实现显著提升;大力发展青岛市军民融合特色基地园区及女岛港港口经济,促进军民融合特色园区带动度假区企业发展、拉动度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构建优势产业带动体系。全力做好配合工作,为发改局引进争华能、华电等总投资达32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争取尽快签订投资协议,争取明年年内开工。度假区积极发挥青岛宝鉴“链主”企业作用,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模式,推动德国恩德公司风电轮毂总装项目明年落户青岛宝鉴,预计可提高产值及进出口约6亿元。
3.促进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突破发展。依托女岛港升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及现有落户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抓好产业链延伸配套,实施精准化集约化招商,积极推进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推动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风电产业向女岛临港园区集聚,促进码头及周边建设,提标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高地。
二、党建引航,凝聚发展合力
4.融合提质、赋能增效,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各条中心工作战线上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合作用,强化机关党业融合、村庄党群融合。
5.拓源储备、长效培育,实施后备干部“青雁”计划。摸清摸准青年群体现状,针对职业特长、社会关系等逐一登记建立台账,纳入“青雁”人才库动态管理。针对性研究制定后备干部长效留引培育机制,不断拓宽选拔渠道,储备后备干部。
6.扩大优势、释放活力,全面启动“游村富农”计划。突出先富带后富、重点村带薄弱村、村村融合共生,以赶海、餐饮、乡村游、红色游为依托,促进形成多业态并行的特色海洋“小文旅”格局,带领村庄驶入致富增收“快车道”。
三、生态优先,绿色美丽乡村
7.持续完善常态化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社区-村庄-街巷”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夯实属地人居环境全域治理主导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卫行业管理网格化体系,明确管理区域人员和职责,夯实环卫企业垃圾清运和部分公共区域保洁主体责任。
8.构建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结合河湖长制、湾长制、田长制等,全面落实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巡查、监管、治理工作职责,聚力抓好人居环境、海洋保护的规划建设工作。
四、民生为要,幸福宜居家园
9.稳步推进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配合住建局做好污水治理村庄的巡查,协助做好集水池抽运和模块等终端设施运维管护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稳步推进污水治理工作。
10.落实房屋动态管理机制。按照“1+3+6+X”日常网格化的分级巡查要求,指导巡查人员动态巡查,重点监管,不断完善自建房动态监管机制。同时做好公租房补贴发放等相关工作。
五、防范化解,大局和谐稳定
11.抓好隐患排查,源头预防到位。设立纠纷调解室、法律援助室等服务场所,成立一支由法律顾问、调解员以及网格员等组成的调解队伍,做到隐患排查无缝隙、全覆盖,实现矛盾纠纷“即时发现、即时上报、即时调处”。
12.抓好机制健全,形成工作合力。常态化落实信访工作“每日报告”制度,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管控措施,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