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以“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为总基调,以构建完善即墨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为主线,坚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创新方法,逐个击破”,不断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即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我区获评山东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永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先后获评省级、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温泉河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2座小水库获评省级乡村小型样板水库,墨水河、石棚水库获评省级水系绿化样板。
一、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重点工程建设,补齐水利工程短板。一是完成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体建设。工程于2022年6月开工,2023年12月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2024年6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完成即墨区防洪排涝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移风店镇移康路中南段区域防洪排涝应急工程,重点实施移康路中南段区域整治排涝沟、清淤疏浚、新建箱涵、跨河桥梁等建设;完成灵山街道蓝谷高新园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小型水库维修加固及水毁修复工程。三是完成2023年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完成涉及7个街道、15个移民村的水库移民扶持基金项目,重点实施美丽移民村建设、道路硬化及罩面等项目建设。四是完成流浩河实施水质应急提升项目。在流浩河河道内两侧向河内方向种植水生植物,安装布设生态浮床及沉水式仿生水草,在原橡胶坝上游铺盖左岸的翼墙顶部平台向河道内搭建采水平台。工程实施后,流浩河污染物浓度进一步降低,水质将得到有效提升,改善了流浩河两岸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聚焦河湖治理,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抓好量化考评,促进履职尽责。自“抓镇(街)促村(社区)”考评工作实施以来,我区连续两年在全市年度考评中排名第一,并在2023年半年考核中继续排名第一,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分别在即墨区和青岛市政务信息专报刊发。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河湖清违治乱常态化。将属地镇街河湖“四乱”问题自查自纠工作纳入考评工作中,今年以来,上级下派及自查河湖“四乱”问题全部完成销号。三是强化系统治理,改善河湖面貌。麦七河、龙泉河、莲阴河、店集河等4条重要河道河湖获健康评价,完成墨水河数字河湖建设,大沽河即墨区段、龙泉河、莲阴河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顺利通过省级复核验收。
(三)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一是抓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责任落实。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和水库大坝安全“三个责任人”,按照“8+N”管理模式,对各镇街的水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提供技术服务。二是做好各类预案修编和演练。完成全区57个重点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方案预案修编,指导镇街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等各类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和技术培训。三是完善群测群防预警机制。落实三级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人员、山洪灾害“包保”责任人,畅通“三大运营商”预警短信发布机制,完成全区降雨量站点和山洪预警站点排查整改,确保监测预警平台正常运行。
(四)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利行业监管持续增强。一是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学统筹当地水源与客水资源,积极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发挥各类节水载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顺利通过2023年节水型高校验收组评估。二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不断推进水土保持图斑查处整改,上级下达我区每批图斑查处任务逐年减少,由最初上百个降到个位数,监管成效显著。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果,永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先后获评省级、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强水利工程设施规范化管理。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及乡村小型样板水库创建工作,苏口、山阴、段村,北小峨4座水库获评省级乡村小型样板水库;大沽河堤防(即墨段)、王圈水库、石棚水库、挪城水库等7座水利工程通过青岛市市级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执法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涉嫌水事违法行为。同时,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各水库每周开展1次专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五)深化水利岗位创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开展“五小”岗位创新活动。立足水利发展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搭建专业技术岗位创新和服务管理岗位创新两个平台,2023年再次申报创新课题47项,择优向省、市申报工程运行管理创新项目21项。同时围绕创新工作室“八有标准”,在即墨区河库管护中心设立“善治墨水”岗位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全员创新活动,切实发挥岗位创新工作室“创新创效、传播传承”阵地作用。二是简化水土保持审批流程。积极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进汽车产业新城、海科公司等功能区、重点项目现场,推广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推动有关区位、公司开展区域评估工作,简化水土保持审批流程,在汽车新城完成了全区第一个水土保持区域化评估方案审核。
二、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城乡供水过于依赖客水资源。在引黄(江)调水干渠维修停水期间,城乡供水安全时常面临严峻考验。
(二)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部分河道、水库、塘坝淤积堵塞,防汛标准较低,蓄水能力下降,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
三、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主动超前谋划,研究确定2024年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计划。
(一)组织开展现代水网建设重点项目规划论证。组织开展现代水网建设重点项目规划论证,开展挪城水库至宋化泉调水,五沽河至宋化泉水库调水等项目规划论证和前期报告编制,推进即墨北部水厂前期工作,适时展开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二)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实施中小水库水闸(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挪城水库、36座小水库、10座拦河闸(坝)及60座塘坝除险与维修加固,进一步提高水源调蓄和防洪排涝能力。
(三)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落实。持续创建美丽幸福河湖,按照分批分级原则,组织实施一批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完成莲阴河、大任河、王演庄河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复核工作。持续抓好河湖清违治乱,开展河湖管护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督促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强化“清四乱”等重点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