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区教体局2023年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4-01-22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体育系统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宗旨”,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两大任务”,实施优质资源扩容、教师梯队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三项行动”,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公共服务体系,聚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优学在即”惠民品牌。

(一)夯实党建工作,强化引领固根基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24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5700余名党员全员集中培训。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规范设立26个基层党委,指导270余个中小学党组织完成换届。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双报到”。健全“1+9+N”党建考评体系,用好支部评星定级、党员积分管理、党员示范岗等平台,1所学校荣获“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称号,32个党组织获评“即墨区五星级党支部”。

(二)坚持资源扩容,保障学位促均衡。落实《即墨区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启用实验三小惠欣路分校、墨上花开幼儿园等13处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位1.2万余个。同时,通过内部挖潜、借地办学、分流学生等措施,新增6500余个学位,圆满完成小学入学高峰应对工作。顺利完成一中改扩建和龙山新高中建设项目,优化高中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有序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5处,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持续推进“两县创建”,加快音体美器材等资源配备和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164所学校7项资源配置达标任务,促进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新增3所市级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评选推荐13所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示范校,新建78个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

(三)优化师资结构,梯队发展显成效。拓宽招才引智渠道,通过校园招聘、公费师范生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教师399人,其中152人分配至镇街农村。推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均衡城乡师资配置,调配交流1116人,约占全区教职工总数的10.9%。加大本土教育人才培育力度,组织建设第二批区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推荐5人参评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24人获评青岛市学科带头人健全多层次培训制度,通过校长论坛、骨干教师培训、“青蓝工程”等,培训干部教师6万余人次。

(四)深化教育改革,育人质量新突破。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等五项制度》,全力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我区今年高考再创佳绩,各类别整体本科达线人数明显超过周边区市,连续创造青岛高考“即墨现象”。创新实施德育协同育人机制,出台《即墨区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青岛市少先队主题队日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深化集团化办学和联盟办园,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优质园占比分别达到92%、82%。推进“强校提质”“强镇筑基”改革试点,工作经验被全省作为典型案例推广。举办中小学生艺术体育节、全区“十个一”项目现场会等活动,在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收获“双第一”,我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五)聚焦教育惠民,服务水平再提升。扎实做好“双减”工作,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查处校外违法违规培训,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校内“5+2”课后托管服务,开设柳腔、农耕等特色课程500余门,实现学生应托尽托、全面覆盖。对67所农村小规模学校食堂实施运行成本补助,保障食堂运转,提高学生午餐质量,35所学校被评为“青岛市中小学校星级食堂”。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发放各类助学金及免学费20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万余人次。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派出检查组108个,检查学校237家次,排查整改隐患126处。开放66所学校操场,方便市民健身锻炼。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