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重点工作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5-01-21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 坚强领导下,发改局扛牢经济综合部门职责,全力推动经济提质、项目提速、服务提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4年局党组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1.全区经济稳中向好。坚决扛牢稳增长责任,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先后组织27次专题会议,牵头抓好6批40问题事项办理,协同15个部门抓好29项核算指标,加大对重点行业、关键区位、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推动全区经济稳健向好。前三季度,生产总值达到1256亿元、增长6%,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居第二位,领先位次持续巩固,预计全年GDP实现5.5%以上。

2.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全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182个,开工率100%。三季度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贡献度居全市第二,“亮绩赛季”亿元以上项目纳统及推进两个指标均居全市第一,预计全年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贡献度居全市前三。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陆上升压站部分已完工,海域使用已批复,正在推进海域征迁工作。总投资55亿元的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厂房主体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全区共提报拟选2025年省市重点项目96个,涉及计划总投资1235.9亿元,其中,拟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74个。38项公益性项目,截至目前,完工项目10项,在建项目25项,开工率92.1%。

3.强化资金争取使用。力促两批次59个项目入围“两部委”地方政府专项债清单,债券资金需求140.8亿元。今年全区共申报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限额74.5亿元(包含青岛蓝谷管理局),截至目前已全部发行,支持中北通道建设、棚户区改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40个事关长远的项目建设实施;组织完成3个批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2024年,即墨区超长期特别国债通过国家审核项目5个,安排国债资金2.57亿元,过审项目数量居区市第4位。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5.64亿元,帮助即墨区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雨水管网改造提升等14个群众关切项目加快实施。

4.固定资产投资。一是以“增量提升”补短“存量不足”。狠抓新增项目纳统,督促区位抓紧招引新项目、谋划旧项目,梳理形成月度、季度、年度储备清单,压实责任、明确节点,推进批次纳统。今年月度平均纳统入库项目34个以上,6月全区单月入库项目90个,总投资294亿元,项目体量较去年同期增加60亿元。1-10月份,全区新增纳统项目343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加197亿元,1-10月份新纳统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9%,夯实了全区投资增长基础。1-10月份,全区固投贡献度32.3%,居十区市首位。二是以“结构优化”对冲“增速承压”。推动国有平台与民间资本合作,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促进民间投资占比70%以上,平均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在保持民间投资占比和提高幅度处于合理区间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增速与结构最优化。

5.落实涉企政策资金服务。成功指导青岛万道科技申报“青岛市海洋温盐深传感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实验室”、青岛方冠摩擦申报“青岛市耐磨降噪刹车片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实验室”;推荐云科智能成功申报青岛市新经济新锐企业;推动朗夫科技、创新奇智2家企业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指导奇瑞汽车等3家企业获评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争取云路先进材料获批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争取青岛泰睿思微电子有限公司列入国家预计减免税收政策的集成电路名单;推荐青岛金翔通用航空公司成功申报青岛市通航运营领域奖补资金100万元。

6.抓好重大战略落地。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建设走在前列,清单化推进八大方面205项改革任务。牵头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协调25个部门加快26项任务落实,争取汽车城产城融合发展、陆港蓝村发展平台等典型经验被全省推广。聚焦黄河国家战略,确保21项攻坚任务和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落实“双碳”战略任务,上半年全区单位能耗强度同比下降3.07%,超青岛市平均水平2.47百分点。

7.助力产业帮扶见成效。研究起草《即墨区人民政府 山亭区人民政府产业帮扶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开发区结对共建等6个方面合作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文旅等重点产业,加强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引导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相互融合,实现产业共兴、项目共引、平台共建。建立了产业帮扶协调、互访交流等合作工作机制,为帮扶合作事项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8.女岛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及招商引资情况。一是系统规划。聘请中交天津港、青岛城乡规划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对园区进行规划研究,初步形成“一轴(滨海疏港发展轴)、两链(新能源、海洋装备)、三区(临港重装区、综合配套区、绿能创新区)”总体布局规划。其中,临港重装区着重规划布局临港作业、货物集散、风电装备、船舶制造4个功能板块,目标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海洋装备及新能源产业“母港”。二是统筹推进。为便于海上风电项目统一协调、集中实施,就海上风电项目陆上登陆、外送线路规划等提前展开专题研究,并与在建海上光伏项目统筹研究,努力实现共点登陆、共用线路。目前,华能、华电、国电投已达成合作初步意向,并选定陆上登陆点及线路路由,正在进一步论证。三是项目招引。全力引进东方电气项目;积极对接论证中车项目;力争华能、华电等总投资达320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尽快签订投资协议,明年年内开工;推动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海上光伏一期明年建成并网,二期尽快获批实施;加快总投资60亿元的海尔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

9.民生保障持续巩固。160余人完成补缴职工养老保险金,金额近300万元。扎实推进“三涉一调”价格认定工作,共完成价格认定990件,认定总额4900余万元。强化价格监测预警,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共为企业申报各类奖项查询信用记录20余批次,为机关事业单位评先选优工作查询信用记录2000余人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7个,预计吸纳务工400余人,预计发放劳动报酬超1000万元。完成新建充电桩3247个,提前超额完成青岛市办实事新增充电桩3080个任务目标,全区累计建成充电站165座,充电桩16055台,实现镇街公用充电设施全覆盖。持续开展油气管道保护安全治理,扎实推动油气管道保护监管工作。夏粮收购顺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小麦2万余吨。做好人防工程管理、警报系统维护检查和人防领域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