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年5月21日
发布文号:即城乡字〔2019〕13号关于印发《青岛市即墨区农村厕所长效管护工作机制》的通知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农村改厕既有工作成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5〕50号) 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鲁建村函〔2017〕19号)即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即墨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即政办发〔2018〕99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本实施意见包括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实施方式、考核奖惩、资金保障及拨付办法、相关要求7部分。现对本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我区农村改厕存在的设备维修维护、粪液清理利用等问题。积极探索和建立即墨区农村改厕管护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抽取、科学化管理的工作新路子,逐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为打造美丽村居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农村改厕后续长效管护机制,要坚持“政府引导、属地实施、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 的原则,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配件供应、检查维护、粪液清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建设农民美丽宜居新家园。
第三部分是基本原则。分为“管护长效化”、“运作市场化”、“农民主体化”、“责任明细化”四个原则。
第四部分是实施方式。共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管理协调网络。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各镇具体落实,形成“区—镇—村”的管理协调网络,实行“区级协调,镇级落实,村居负责”制度。二是成立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队伍。各镇要按照市场化服务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管护企业,组建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队伍,要确定专职管护人员,公布改厕后续管护服务电话,由管护企业具体承担厕具损坏的维修、粪液清掏和无害化处理。三是及时维护和管理。化粪池出现堵塞和损坏、粪液收集满箱由各镇街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队伍及时进行清理维修。清出的粪渣和粪液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是灵活选择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各镇街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新处理方法,选择其它合理、科学的处理形式,进行改厕后续粪液、粪渣无害化处理。
第五部分是考核奖惩。一、考核人员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监督员由各镇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组成。考核监督员不参与考核打分,对考核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二、采取区镇两级考核方式进行。区级每半年对各镇改厕后续管护工作落实情况,采取查阅台账、实地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考核(具体考核内容详见附件)。当天确定要考核的镇街,随机抽取考核镇街10%的改厕村庄,对厕所使用、粪液清理、环境卫生等进行抽查,并量化打分后,将考核成绩在全区通报。对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完成任务出色的镇街,在上级检查中为区争得荣誉,或被媒体正面报道的,予以适当加分和奖励;对工作较差的镇,予以扣分和批评。镇级层面原则上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作为给管护企业拨付资金的依据。
第六部分是资金保障及拨付办法。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工作经费按照区、镇、农户三方共同出资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年为每个改厕户免费抽取两次,多余抽取费用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收费。1.区级补贴。区财政按照每个改厕户每年40元标准给予补贴,根据考核成绩的配比(资金拨付标准根据考核分值拨付)每半年拨付一次。扣除的部分奖补资金,用于对年度考核总评前9名的镇街进行奖励。2.镇级投入。镇级财政根据实际收运费用进行适当补贴,原则上不得低于财政补贴。3.农户自筹。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农户适度缴纳厕所抽取剩余抽取费用。
第七部分是相关要求。加强宣传,提高改厕后续管护知名度。加强监督,确保改厕粪污及时清运。探索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施行日期
自2019年4月22日施行
关键词诠释
后期管护、考核方式、有制度、有标准、有督查、有经费、有要求。
联系人:江平世,联系电话:8855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