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物业服务工作2024年工作汇报
发布日期: 2024-12-04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物业科从红色物业品牌建设和物业品质提升两大主线开展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顶格推进,推动物业管理“一盘棋”。区委成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物业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下设专项工作组,由1名区级领导牵头,聚合组织、住建等8部门力量协同攻坚,韩世军书记多次批示,要求推动物业真正融入基层治理,就业委会成立和物业领域投诉等重点工作加强考核。区政府把同步抓好物业管理列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并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区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国企进驻服务无物业小区的改革成果制度化,孙杰区长就相关工作特别是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进行批示,并跟进调度。区人大去年8月视察了全区贯彻落实《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情况,今年6月又组织召开物业管理领域座谈会,对物业管理监督进行动员部署。区政协调研提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效能再提升》的专题报告,有力助推了我区相关工作。区纪委监委从小切口入手,对物业管理工作强化执纪监督。区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物业”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以党建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和基层治理水平。这些为我区物业管理工作开展和向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工作支持。

(二)强化党建引领,呈现物业服务“新风貌”。建立由区委组织部指导、住建局党组和物业行业党委主抓的“党建引领、部门管理、行业自律”物业党建模式,采取单独、联建等方式推动物业企业党的组织全覆盖。开展红色物业党建示范点、服务品牌等“三项创建”,依托“两新党建会客厅”常态化互学互鉴,创建1个省级齐鲁红色物业星级项目、4个市级红色物业典型,培育10个区级示范点、21个红色物业品牌。

工作中,我们抓住国企进驻服务无物业小区的改革契机,强化实施主体—新城市安居物业的国企属性,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无缝对接、紧密融合。

1、是创新工作模式。开展党建项目化管理,将攻坚无物业小区管理作为“书记项目”,立项一批“党员攻坚项目”,先后56个小区解决房屋漏雨、地面破损等问题78项,累计清运183个小区垃圾杂物2100余吨,疏通吸污293车次、清淘雨污水井3617处,粉刷清理小广告43余万处

2、是创新党建阵地。在新府花园、安泰小区打造“安居红”物业服务品牌党建示范阵地,在城西一社区打造“安居红”物业乐民服务站,筑牢战斗堡垒,为企业拓展新项目保驾护航。目前,企业已成功将服务范围拓展至新建小区,承接了潮海街道2个小区物业服务工作,正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国企管小区”新路径。

3、是深入开展党建联创共建。与同德眼科医院、工商联等单位组成“红色联盟”,通过党建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打造党建共同体。联合潮海街道大华社区创新成立“红色物管会”,作为社区、物业、居民协商共治平台,做法被中组部、住建部刊发推广

(三)健全制度体系,保障物业管理规范化。

1、是建立制度标准。研究制定物业行业品牌创建评选标准、流程和方式,鼓励更多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参评,形成争先创优的行业氛围。

2、是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住宅小区“一区一册”,将备案物业企业纳入档案管理。制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监督考核办法》,居委会、业委会和业主代表定期对物业服务进行监督考核。

3、是深化“三公开”“三会”制度。积极推广青岛市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督促物业企业公开服务价格、标准和内容,公开投诉渠道和方式,增强物业管理透明度。目前,我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完成率99.75%,已全面完成物业项目“三公开”公示栏安装设置和线上“三公开”工作。

4、是建立物业从业人员定期培训机制。组织物业服务管理学习班,邀请资深管理人才、院校物业管理专家授课。通过召开优秀小区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强物业企业间的沟通交流。

(四)持续开展整治,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化。

1、是聚焦小区环境。制定《物业管理领域服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物业行业“品牌提升”和“大排查、解难题、暖万家”专项行动,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升小区环境品质。

2、是聚焦物管安全。制定《物业行业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组织镇街、物业企业加大巡查和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安全协同机制,及时消除小区安全隐患。采取国有企业投资+市场化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数量共1560处,居十区市第二,青岛住建局通报表扬。

3、是聚焦纠纷化解。对反复投诉、集中投诉问题,采取马扎议事会、业主恳谈会、投诉调解会等多方参与形式,靠前化解。2021年至2023年,我区物业领域投诉年均降幅约10%。今年,按照“小马拉大车”“小切口”等整治要求,正在继续研究物业降投诉的有效措施,提升业主满意度。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推动成立业委会有一定困难。群众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不高,召开业主大会有难度。已经成立的部分业委会缺乏规范管理,不能很好代表业主利益。

(二)是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完全形成执法进小区还未完全落到实处。街道、社区在人员配备、专业要求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审批取消后,政府监管手段有所弱化,物业企业服务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四)是部分住宅小区开发遗留问题较多我区现在还有一批建成使用后至今未移交水、电的小区,遗留问题在物业管理阶段集中爆发,转嫁为物业管理问题,造成物业纠纷不断。

(五)是部分业主缴费和责任意识不强物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改造后普遍存在收费难问题。有的业主对物业服务稍有不满,就拒绝缴纳物业费,形成了物业收费差、服务水平低的恶性循环。

三、下步重点工作

针对物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区今年研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双覆盖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强化党建引领方向,聚焦推动物业管理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抓好五方面具体工作,目前均在积极推进中。

(一)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党建指导+行业自律模式,加强物业行业党委和物业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对物业企业的党建引领二是建立物业管理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成立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镇街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协调运行机制。三是探索“党建引领+物业赋能+监管执法”的小区治理新模式,做实执法进小区工作。

(二)推动建立社区治理、物业服务品牌矩阵。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积极创建一批市级“美好家园”小区;同步培育一批“扛着党旗闯市场”的优质物业企业,创树10家“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10个“红色物业”星级服务项目、10个“红色物业”党建示范点。

(三)规范、指导业主委员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严格落实青岛市《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工作领导的指导意见(试行)》强化对业主委员会的党建引领,加强对业主大会、业委会的全程指导监督。

(四)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物业、业委会协调共治机制。

1、是推动党建联建。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业委会成员和物业项目中的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

2、是搭建协调互动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或物业服务用房,探索建立“红色物业”党建工作站,作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

    3、是强化多方联动共治。鼓励镇街设立诉调中心、简易法庭、法官工作室等,推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支持社区加快化解矛盾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优化扶持和监管环境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1、是扶持壮大市场主体。支持物业企业做大做强,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按年度评定十佳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打造物业服务龙头企业。

2、是推进行业人才培养。开设“红色物业”大讲堂,组织物业经理、在职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最美物业人”选树,提升从业人员归属感。

    3、是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对物业企业的综合评价。每年向镇街提供信用评价结果及物业企业名录,为小区选聘物业提供参考。

    4、是加强行业秩序整治。强化问题排摸和源头治理,坚持“一季度一主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投诉集中的,列为重点监管小区,挂牌督办,“一小区一策”清单化推动整治销号。另外,还将根据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部署,适时建立落实业主共有资金监管制度、物业承接查验监管制度和物业服务收费动态调价机制;根据区政府安排,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质性加快解决小区未移交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4124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