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成人心脏骤停大多是由心脏问题引发的,儿童心脏骤停通常继发于呼吸衰竭或休克。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意外伤害,比如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窒息、踩踏伤、中毒等;第二类是内科急症,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急性发作等,这些原因均可导致心脏骤停发生。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张表格,当心跳骤停发生时,生命也会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用一句话概括“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在4至6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内立即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学会心肺复苏急救技术,首先要会识别,即识别出哪些人需要做心肺复苏?请牢记:无反应(意识丧失)+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一)判断意识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醒一醒,醒一醒!”仔细观察,如果患者毫无反应,同时无任何身体的活动,则说明其意识丧失。
婴儿需拍打其脚心并大声呼唤,如婴儿不哭,无反应,则表明意识丧失。
(二)判断呼吸
眼睛扫视患者胸部5~10S,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如胸部无起伏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视为无效呼吸模式。
接下来,了解什么是濒死叹息样呼吸,以及如何把控判断呼吸时间:
濒死叹息样呼吸:
可发生于心脏骤停的数分钟内,患者的口可能是张开的,下颌、头颈部可能随着呼吸移动,呼吸有力或微弱,吸气很快,呼吸之间会间隔一段时间,呼吸速率通常较慢且没有规律,可能听起来像哼声、鼾声或呻吟声。
如何把控判断呼吸时间?
正常语速说1001、1002、1003......4个音节的语速正好是1秒钟。在判断呼吸时,我们可以通过大声数秒的方法来把控判断呼吸时间。
来源:青岛急救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