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
发布日期: 2022-11-25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龄的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

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起病隐匿,症状多变;病情难控,恶化迅速;多种疾病,集于一身;意识障碍,诊断困难。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导致吸收分布减少。因肝肾脏功能降低,而使代谢和解毒能力降低,排泄缓慢,容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1]。基于以上特点对老年人安全用药提出几点建议。  

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很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不必急于求助药物,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尽量少用药物和用最低有效量来治疗,合并用药物控制在3~4种,避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统计表明老年患者用药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并用品种增多呈上升趋势[2]。  

合理的选择药物

老年人应选择对肝肾毒性小的药物,尤其应慎重选择选择下列药物。

抗菌药:由于致病微生物不受人体衰老的影响,因此,抗菌药物的剂量一般不必调整,但老年人体内水分少,肾功能差,容易在与年轻人相同剂量下造成高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对肾脏与中枢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应尽量不用,此类药物更不可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老年人通常的患有骨质疏松,用此类激素可引起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所以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量应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和维生素D。  

解热镇痛药:容易损伤肾脏,且出汗过多易造成虚脱,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利尿药:老年人使用利尿剂量不可过大,否则会引起循环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

噻嗪类利尿药可升高血糖和尿酸,故糖尿病和痛风患者不宜应用。

抗凝血药:60岁以上患者用药后出血发生率增高,尤其是女性患者,应密切观察。  

镇静安眠药: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思睡,无力、神经模糊,口齿不清,长期应用苯二氮类药物可使老年人出现抑郁症。

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可致心动过缓。心脏停搏,还可诱发哮喘,加重心衰。

选择适当的剂量

一般来说,老年人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合适的剂量,每次增加剂量前至少要间隔3个半衰期。为避免药物在体蓄积中毒,可减少每次给药的剂量或延长给药的时间,也可两者同时改变。

适度的治疗患急性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要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如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对于一些慢性病,治疗指标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不必要使其恢复正常,如老年人高血压大都伴有动脉硬化,使血压降至135/85mmHg即可,如过低会影响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的灌注,甚至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正确的使用药物

药物服用的方法、时间及时间间隔等不正确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药学人员应在这些方面对老年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

服药时间: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长效抗高血压类药物应在清晨空腹服用。因为人体激素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品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可以减少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血压在早晨和下午个出现1次高峰,此时用药可有效控制血压。②止泻药、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解痉药、降糖药、利胆药及抗生素应在餐前30~60分钟服用,这样可以保持有效浓度,促进吸收提高疗效。③助消化药、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抗真菌药、非甾体抗炎药应与餐同食,可和避免药物被胃酸破坏,便于吸收。④刺激性药物、维生素类应餐后服,以减少对胃的刺激。⑤镇静药、平喘药、降血脂药、抗过敏药和缓泻药要睡前服,便于药物适时发挥疗效。  

服用方法:①胃舒平、硫糖铝、胶体次枸橼酸片等必须嚼碎服用使其在胃内形成保护膜,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等舌下含化,则能起到迅速降压,缓解心绞痛的作用。②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不能嚼碎服用,否则,不能起到保护胃黏膜,缓慢、恒速,定量释放的作用。③助消化药、维生素类、止咳糖浆类不宜热水送服。因为此类药物性质不稳定,受热易被破坏,影响疗效。④平喘药、利胆药抗痛风药、抗结石类药及电解质类药服用时应多喝水,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进行患者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与老年患者建立合作的治疗关系,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尽可能简化,便于其领会,并耐心向起解释清楚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以及治疗的类别和疗效。详细介绍药品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服用方法。书写要清楚规整,难记的名称可以用形象化的颜色、编号或代号来代表。

评估老年患者对健康状况和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及正确使用药物的能力,告诉其可能会发生的一般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避免或使其危害最小化,以及发生后处置的办法。详细说明用药期间需观察和注意的事项,以及药物治疗的益处和风险,介绍药物的贮藏方法以及被污染或已停用的药品及用药器具的处置方法。

应用口述或视觉教具,示范操作以弥补老年患者理解和知识上的不足,如打开瓶盖让其看见药品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口服固体制上的标示,对于某些用药的装置,要向其示范用法,如气雾剂的用法。叮嘱家属亲友对老年痴呆、抑郁症或老年独居患者用药进行督查。

老年病患者很多都需要终生用药,这一点没有别的办法,至于服药安全和药品的有效性问题,可以通过医生指导,达到既治疗疾病又无损身体的目的,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如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引起低血钾,出现精神不振,浑身乏力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钾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严格地讲,每一类药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过其发生率相当低。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差异,对患者开出不同的处方,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之,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需要每一个药学工作者认真对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用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