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布日期: 2021-12-13

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1、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决定了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老年期最为重要的健康标准之一。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表现为:感知觉、定向力(即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正常;记忆力正常,除良性遗忘(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准确回忆存在困难)外,不出现明显的记忆损害;思维逻辑清晰,做事果断,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及决策能力;具备一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常识,并能及时更新保持平和的心态。

2、充分的了解自己

即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3、保持心态平和

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均严重下降,躯体疾病增加,此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但有些老年人不服老,总和年轻时代比较,勉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在达不到预期目标后出现强烈的挫败感;有些老年人自我评价过低,觉得什么也做不好,心态失衡。所以,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经常保持良好、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攀比、不自卑,顺其自然。

4、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家人保持情感上的融洽并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又有知己的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既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