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第五中学教研活动规定
教研活动一般是指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全体教师参加的大型教研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开展。通过教研活动达到增强教师业务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学校教导处作为教研教改领导机构,重视教研组建设,各层次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研究、检查、指导教研教改工作,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
2、学校按学科设置教研组,每个教研组设一名组长。各教研组由组长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安排具体活动内容与时间,采取措施,保证计划切实可行。
3、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严格按教研组工作计划执行,各年级备课组由级部主任指定负责人具体负责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不得轻易改动,组内成员必须准时参加。各学科教研活动均有一位领导参加。填好集备、研训记录卡,每周五上交教导处存档。
4、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活动课计划。各备课组制定备课组计划。及时上交教导处存档。
5、组织本组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体现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除学校统一安排的公开课以外,各教研组每周都要举行组内观摩课,做到课前说课,课堂听课,课后评课。填好评课记录卡,每周五上交教导处存档。
6、期中、期末考试后认真组织质量分析,任课教师要写出试题“考试质量分析”,对命题质量标准与学生答卷情况分析科学准确,教研组长要写出“教研组考试质量分析”,班主任要写出“班级考试质量分析”,为改进教法提供可靠依据。并上交教导处存档。
7、教研活动要注意培养新生力量,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与机会。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8、教导处每学期根据教学改革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几项教研专题,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做到不求人人有课题,但要人人搞教改。
9、学校鼓励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教育 教学信息的搜集 , 自我加压 , 博采众长 , 不断 " 充电 ", 更新知识。提倡教师写教学专题总结或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报刊或出版社投稿。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任课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较有价值的教学论文,争取获区级以上奖励。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学研究专门机构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
10、每次教研活动,教师要记好学习笔记,教研组长填好活动记录,并定期向教导处汇报工作,反映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11、学校每学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校级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组织,并做好活动记录。
12、教导处定期抽查学生作业,了解作业分量、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或以问卷的形式,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13、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备课组工作总结和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存入学校档案,作为晋级、评比的一个依据,对教学教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教研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即墨区第五中学教案撰写查评制度
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记录,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认真搞好教案撰写查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案撰写
1、教师上课必须撰写课时教案,(本人撰写的教学案、教案可以算课时教案),任课教师应写的教案个数不少于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数。
2、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包括作文、习题、试卷的讲评)、实验课等都要撰写教案。
3、教案内容重点包括教学目的(或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落实措施,要突出教师、学生双边活动,提倡书写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
4、教案书写要认真、规范,图表要正规、美观。要注明本人姓名和使用时间,并有总课时数编号。
5、高三第一学期所有教师必须建立个人课时教案且必须统一教案,第二学期各组都要有教学案。
6、基础年级各备课组使用统一教案或教学案,统一教案或教学案必须经撰写、修改、备课组长审核才能推广使用,撰写教师可将所撰写的统一教案或教学案作为课时教案,其他教师应依据统一教案或教学案撰写自己的课时教案,任课教师应将课时教案装订成册,以备查阅。
二、教案查评办法
1、教案查评由级部主任负责组织查评小组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共查评二次,穿插不定时抽查。教案查评过程中,根据教案个数和质量评出优秀(100分,占30%)、良好(80分,占50%)、一般(60分,占20%)、不合格(40分)四个等级。各级部将查评结果以通报形式公布。
2、学年末各级部将每位教师各次查评分数相加,根据累计分数高低分为一、二、三等。一等不超过30%,二等在50%左右,三等在20%左右。学年末各级部将积分结果存档并参与教学常规效益分配。
3、对没有按要求撰写教案的教师做如下处理:
①批语教育;
②全校通报;
③扣发教学效益(参照《教学工作常规考评制度》);
三、附:教案检查打分细目表。
|
项 目 |
要求 |
分值(100分) |
备注 |
|
装 订 |
装订整齐、美观、分册合理 |
10分 |
|
|
教案数 |
教案个数足 |
20分 |
|
|
书 写 |
书写认真、规范 |
5分 |
|
|
单元教 学计划 |
有单元教学计划 |
5分 |
|
|
课 时 备 课 |
按课时写教案 |
5分 |
|
|
教学目标明确 |
5分 |
||
|
重难点确定合理,有相应处理措施 |
5分 |
||
|
讲练得当 |
5分 |
||
|
有教后体会 |
10分 |
||
|
作业布置合理 |
20分 |
||
|
有序号、时间 |
5分 |
即墨区第五中学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规定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抓住中心环节,就能带动其他环节并减轻其他环节的压力。围绕课堂这一中心环节,学校提出向45分钟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为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的要求规定如下:
1、任课教师要保证按课表规定上课,不误学生一节课。任课教师无极特殊情况不要请假,如必须请假时,需提前向级部主任处办理请假手续。严禁私自调课、停课。若有特殊情况必须调课或停课时,教师应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方能调课或停课。为提前办理手续者,按旷工处理。
2、教师上课时要做到衣冠整洁,仪表端正,言行文明,使用普通话教学;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实行课前两分钟候课制。两分钟预备铃响后,任课教师到岗组织教学,以保证45分钟的利用率。按时上、下课,恰当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堂。
3、 课堂教学要做到目的明确、讲授内容准确、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教法得当、密度适当、讲练结合、及时反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减课时和变动教学内容。必须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课前写出详细的教案。 教师讲课要备齐教案、教具,力求使用电教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语言要做到:清晰、简练、标准、生动、有激情。
6、教师板书要做到:书写工整、字形规范、字体大小适中。不出现错别字。
版面设计要紧扣重点、突出难点、条理清楚。
7、课堂是教师的阵地,要起到主导作用,注意“情感”教学。讲课时要精
神饱满,教态自然。
8、课堂六不准:不准将学生轰出教室;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提前下课或拖堂;不准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情绪;无特殊原因不准坐着讲课;(如有不适要经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坐着上课);不得借故离开教室。
9、讲课中,教师要全方位地关注全体学生,对精力分散的学生要给予提醒以保证教学质量。
10、上课期间遇到学生违纪,可采取短时教育措施,待下课后再处理,不得
占用过多的时间进行个别问题的处理。
11、任课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教育和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应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于课后向相关部门反映。 控制学生的出勤。到教室后要首先了解未到学生情况,如有未请假而不在教师的情况,应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并报告教导处。
12、任课教师应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安排的听课及其他教学质量检查。
13、教导处要加大课堂教学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上课到课率及课堂纪律的检查,各级部主任要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师的教案和布置、批改作业的情况,切实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督促和监控。
附:
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量化测评表
讲课人 学科 时间
|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参考 分值 |
各项 得分 |
累计 积分 |
|
教学 指导思想 (24分) |
1、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6 |
||
|
2、注重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渗透 |
6 |
|||
|
3、体现“低起点、高观点、高目标”的教学要求 |
6 |
|||
|
4、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做到教学 、学习、探究同步协调 |
6 |
|||
|
教学目标 及内容 (18分) |
5、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
6 |
||
|
6、内容开放,容量恰当 |
6 |
|||
|
7、着眼本学科特征,关注学科素养培养,关注过程 目标 |
6 |
|||
|
教学过程 (40分) |
8、教学结构严密合理,科学有序 |
5 |
||
|
9、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善于设趣导疑 |
5 |
|||
|
10、富有节奏,善于组织教学高潮 |
5 |
|||
|
11、面向全体,反馈及时,矫正迅速,充分体现分层次 教学 |
5 |
|||
|
12、注重学法指导,启迪思维 |
5 |
|||
|
13、学习活动有序、和谐 |
5 |
|||
|
14、课件与教学结合紧密、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 率★ |
5 |
|||
|
15、课件富有美感,令人赏心悦目★ |
5 |
|||
|
教师素养 (18分) |
16、独到的个人教学风格,教师人格魅力 |
6 |
||
|
17、具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
6 |
|||
|
18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应变力强,板书科学、美 观 |
6 |
|||
|
等级 分数 |
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分; 合格:60-7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
总分 |
即墨区第五中学自习课规范化要求
1、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场所(教室,美术教室)自习。
2、晚自习时无任何外界干扰,必须保持安静,不讲话,不讨论,不下位换位,不出教室。
3、自习课中,学生必须认真独立做作业和复(预)习功课,不得妨碍他人学习,有疑难问题,不在课内讨论,可以在课后讨论和交流。
4、自习课严禁教师上课,但学习有特长的学生,需要在某学科方面取得特别发展时,或学习有障碍的学生,需要在某学科方面弥补基础缺陷时,能够在晚自习后段时间内以小群体的形式得到教师的专门辅导。
5、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在有关教师的安排下,在晚自习期间有选择地到画室、音乐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学习场所进行适合自己特点的自学活动。
6、自习课由学生班长(学习委员或值日干部)专人全面负责管理,学生管理者坐在讲台上,负责维护自习课纪律,监控学生学习,课后应将情况向班主任汇报。
7、自习课要认真考勤,学生无故缺席,作旷课处理。
8、自学课值班教师和级部主任要加大巡查、教育和处理力度,及时纠正学生违纪行为,确保学习环境的安静。
9、班主任是自习纪律的主要管理者,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控制学生出勤,坚决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
10、自习课的质量情况参与班主任费及效益分配。
即墨区第五中学教师听课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也为学校领导掌握教情,了解学情以指导全校教学,特制定听课制度如下:
第一条: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第二条:教师每周听课至少2节,每学期不少于20节。教龄不满2年的教师,每周听课至少2节,每学期不少于30节。
第三条:一般性的听课主要听本学科的。教研组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本教研组的教师要全部参加。有课的教师要提前安排调课,相近学科的教师若无课也可参加听课。
第四条:教导处安排的全校性的公开课、示范课等全校任课教师都要参加听课。
第五条:每次听课后教研组长于当天组织评课,执教教师应主动虚心地听取听课人的意见。评课教师要科学、公正、诚意的分析优缺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详细填写听评课记录。
第六条:学期末,教研组写出本组听评课总结,并提出听评课建议,上交教导处;教导处提出下学期听评课指导性意见。
第七条:教导处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检查听、评课记录1次,记录各教师听课情况,按规定记分。听评课积分纳入教学效益评估积分中。
即墨区第五中学习题编印制度
由于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成套的教辅材料并不适应,其中大部分的题目不适合我校学生做,因此,我校决定不对外征订任何教辅材料。只给教师配备各种类型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由教师自编习题,以增加习题的适用性。
为了使教辅材料更具针对性,教师不统一给学生订购任何现成复习资料。学生练习题均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编。
教师要认真研究精选习题,所选练习题既要在数量上满足要求,又要保证质量上高水平。
编选的习题应该是集体研究之后由某一教师执笔完成,必须是手写或剪辑粘贴完成。
教师印刷材料需先由级部主任验收分类登记,对于教师自己编写或剪辑编印材料(编辑量达80%以上)数量超过规定的部分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印刷课本、月考题或其他需要的现成材料不发编印补助),编印数量不足的在教师常规考核中扣除相应的效益。
4、 基础年级语、数、外三科学生每月不少于8份巩固性练习,6份过关性检测;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每月不少于6份巩固性练习,4份过关性检测;地理、生物每月不少于4份巩固性练习,4份过关性检测;音、体、美、技术、微机每月不少于4份巩固性练习;高三语、数、外三科学生每月不少于12份练习题;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每月不少于9份练习题;地理、生物每月不少于8份练习题;音、体、美、技术、微机每月不少于6份练习题。
5、在微机室复印材料的教师须到各级部主任处开单,因故不能及时开单的应于第二天补单,微机室每天分级部汇总登记。
6、教师印刷应提前一天送文印室,每次印刷练习题一般不超过2张,以免造成文印室材料积压。印刷后底样由教研组长统一存档。
7、习题编质量和数量在常规检查时由各级部评定,结果参与常规效益分配。
即墨区第五中学作业批改查评制度
作业设置和批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加强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为了督促教师认真搞好作业批改,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设置
1、作业形式:
(1)作业本:用于主观题的书面作业;
(2)大练习本:用于课时练习题、单元练习题、综合练习题等书面作业;
(3)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同课本配套的同步基础训练等。
2、作业科目和作业量
(1)语文科的作文,每周一次(间周为一次小作文),每次作业量不少于600字;英语学科的书面表达,每周一次。每周另有其他形式的作业至少三次(书写量不少于16K纸一页)。
(2)其他学科的作业:数学每周4次,物理、化学每周3次,生物每周2次,历史每周3次,政治每周3次,地理每周2次。每次作业量以一课时为宜(书写量不少于16K纸一页);
(3)批阅讲义、试卷、上交作业合计数为作业次数,作业批改不达要求不得分。
3、作业要求:
(1)统一的作业本或备课组统一编选印刷的讲义;
(2)及时完成,及时收交;
(3)做题规范,书写认真。
二、作业批改
1、作业批改量:
各科每次作业本作业都要按规定的作业量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要求:
(1)认真批改,及时发放;
(2)认真做好批改记录,及时讲评;
三、作业批改查评
1、作业批改,由级部主任负责组织查评小组每学期查评二次.作业批改查评过程中,评出优秀(100分,占30%)、良好(80分,占50%)、一般(60分,占20%)、不合格(40分)四个等级。各级部将查评结果以通报形式公布。
2、学年末各级部将每位教师的各次查评分数相加,根据个人累计分数的高低分为一、二、三等。一等不超过30%(积20分)、良好50%左右(积15分)、一般20%左右(积10分)。学年末,各级部将积分结果参与教学常规效益分配。
四、作业批改查评标准
优秀:(100分,占30%)
1、次数够;
2、作业量足;
3、教师批改认真,有批语或等级,有批改时间;
4、学生书写规范,无涂改现象。
良好:(80分,占50%)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良好:
1、每月作业次数低于规定的1——2次的;
2、作业量低于16K纸一页的;
3、有批改日期而个别无批语的;
4、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或部分学生有涂改的。
一般:(60分,占20%)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一般:
1、作业次数少于规定量三分之二的;
2、作业量低于16K纸二分之一页的;
3、多数是学生批改的;
4、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或部分学生有涂改的。
不合格: (40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合格:
1、批改次数达不到规定量的二分之一的;
2、无故迟交两天以上或未交作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