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安全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要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把课堂教学安全放在首位,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切实维护课堂教学安全。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开,不拖堂。上课期间不接打电话。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落实点名制度,对缺席的同学要查明原因,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通报,安全工作实行任课教师包课堂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未经级部主任同意不准私自调课。
3.循循善诱,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发现学生不良思想倾向和不良心理情绪要及时教育并告知班主任与家长。
4.课堂教学中如遇突发事件或安全问题,及时将学生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并作妥善处理,同时立即向分管领导或校长汇报。
5.到专用教室上课,要求学生排队前往,所有室内教学一定要前后门畅通,确保学生紧急疏散便利。上实验课的教师及实验员要组织好学生实验,全程指导全面监控,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二、室外课堂教学
(一)体育课
1.上课铃一响,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上课场地上等待学生的到来,切实增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等证章,不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及穿皮鞋。
4.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必须向体育老师请假,经体育老师同意后,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教室有学生,却无人管理的情况。
5.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和学校领导。
(2)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3)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
(4)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了解和性质认定。
6.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7.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总务处,总务处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二)其他室外课及外出活动
1.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课和体育锻炼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全程参与,精心组织,全程监控。
2.学生到校外参加各类活动
(1)直接组织者要在活动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报分管领导审批;以年级为单位的活动,要在活动前一周向学校上报活动方案,学校须进行安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批准。
(2)班主任要在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对个别学生要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
(3)重大活动安排带队领导负责,每个班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活动。带队领导、分管主任、参与教师要将手机等通讯设备开通,随时随地取得联系,确保联系畅通。
(4)学生活动时要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实践活动课要有计划、有组织、有专门指导教师,确保安全。一定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类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三、竞赛、考试
开展学生竞赛、考试等教学活动时,要有组织者和具体责任人,制定具体计划。要加强教师防范意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健全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