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我校劳动教育以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弘扬我校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如下:
一、 加强了劳动教育组织建设
(一)健全了劳动教育领导组织网络
为切实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使劳动教育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学校劳动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级部主任、团委书记、全体班主任、劳动学科教师等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跟进并推动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二)健全了劳动教研组织网络
成立了劳动教研组。教研组在开学初制定了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教育清单》,各年级劳动学科《教学计划》开展,做到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二、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加强劳动观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中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家访、手抄报等形式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学生及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学生及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三、立足必修课劳动教育基本途径,突出几个关键环节。
(一)把握基本途径,培养劳动观念
必修课劳动教育
组织人:学科教师
课时安排:每周不少于1课时。
教育内容和标准要求:学科教师以劳动课程标准为蓝本,准确把握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及快乐劳动周、假期中的劳动、劳动礼赞几个板块内容。结合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适当调整教材安排内容的顺序,或删减、补充适当的内容,创造性转化落实课程要求,重在方法的引导,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把握关键环节,提高劳动能力
1.班级日常劳动--承包制,厚养劳动能力。
组织人:各班班主任
时间安排:每周不少于25分钟。
教育内容和标准要求:卫生区域,承包给班级、小组和个人,班级值日承包到个人,班主任做好分工和讲解说明,指导使用卫生工具,掌握操作方法,做到督促检查,保障有始有终。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劳动,在学校每日常规运行中践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
2.校园公益服务劳动--岗位制,志愿服务涵养劳动品格。
组织人:班主任、学科教师
时间安排:每周不少于45分钟。
教育内容和标准要求:班主任、学科教师配合园艺工人,指导学生熟练使用劳动工具进行校园绿化带绿植的种植和管理、主要功能室的清洁及器材维护、校园图书角图书整理等,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制,家校联动培养劳动习惯。
组织人: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
时间安排:每双周不少于1小时。
教育内容和标准要求:班主任、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双周周末根据《劳动教育清单》,布置具体的家务劳动实践内容,家长参考《劳动教育清单》中相应年级的家庭劳动清单,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指导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实践操作。
4.校本课程创造性劳动-自选制,内容自选培养劳动创新意识。
组织人:校本课程指导教师
时间安排:每双周一节。
教育内容:本学期开设生物科技与生活和创意手工社团。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相应社团,进行创造性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5.劳动周劳动教育-体验制,培养劳动责任。
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布置了家务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孝亲敬老”家庭劳动、“扶弱助残”公益劳动、家里有农田的同学自己或邀请同学一起体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生如实填写《劳动周劳动评价》表。
6.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有效渗透劳动观念。
语文学科中的英模人物良好精神品质的学习;物理学科中的材料准备、观察测量;化学学科中实验药品的制备等科技制作生物学科中的学具制作、观察实践、生物技术应用等丰富学习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三)把握多元评价,提高劳动品质。
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设计并印发了《家庭劳动评价表》。根据学生劳动情况课上进行总结和指导。印发了《学生劳动周劳动评价表》,学生如实记录劳动周的劳动内容、劳动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假期结束后教师进行评价。
总之,我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劳动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坚持教、学、做合一,在我校这片希望的热土上,颗颗种子正破土而出奋力生长,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则良材佳木不负韶华,栋梁砥柱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