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即墨区第二中学初中部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能力发展为中心,坚持榜样引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丰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目标,运用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一、明确劳动方向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不断改善,孩子们拥有了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参与劳动的时间和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逐渐暴露出劳动意识薄弱、劳动不积极、懒惰的坏习惯。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初中部组织开展了“落实劳动教育课,建立学生值日制度”专项活动,以期让学生能够学会基本劳动技能,增长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感知劳动精神
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少先队队课、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结合“三月雷锋月”、“五一劳动月”等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垃圾分类、清洁校园等志愿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感悟劳动精神,增强劳动意识,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三、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家庭中:人人争做劳动小明星
在特殊节日里,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回家参与到家庭劳动教育之中。如在“3·12植树节”,各级部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与家人一起参与植树、护树、爱树活动,用照片、微视频等形式记录下自己进行植树护树爱树的过程和成果,并写下自己的真实感言,一方面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二)校园中:班级值日,寓教于乐
为切实开展好校内劳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我校初中部通过划片包干、建立学生值日制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劳动之中。
准备阶段:级部根据教学楼教学区域进行评估、分配,去除每个班级中所对应的卫生区域以外,将剩余区域(楼道、电梯间、楼梯间、会议室以及集备室)进行划分;
实施阶段: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根据划分区域,开始制定值日制度(包括值日时间、值日人员以及奖惩措施)。
值日时间:中午12:15——12:25;
值日人数:每班2~3人,此三人由班主任提前安排,班级学生轮流参与值日;
值日考核:
1.班主任根据所负责区域卫生情况,分包给每一名学生,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劳动,并对每天值日同学进行量化积分,将此项考核纳入到班级每周“劳动之星”评比当中,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月评选出级部“劳动之星”,由级部统一进行表彰奖励。
2.级部将值日逐渐纳入班级量化评比、班集体考核项目中,对每天能够自觉完成值日的班级进行酌情加分。对于值日完成度不好的班级,也不随便否定,要求班主任帮助学生善意分析卫生完成不好的原因,和他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帮助他们获得劳动的快乐,提升学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燃起的劳动热情。
(三)校园外:劳动实践,奉献社会
实践一:即墨北站“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
初中部政教处、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即墨北站开展“大手拉小手”志愿活动。带队老师将同学们分为三组,有帮助乘客运送行李的,有宣传垃圾分类的,还有帮助乘客打印车票的。宣传垃圾分类赢得了来往乘客的纷纷点赞,有的乘客干脆直接加入了宣传队伍;运送行李、打印车票等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忙出了一身大汗,乘客们纷纷赞叹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感慨时代的进步。
实践二:马山地质公园“绿色家园行动”
初中部政教处、团委利用周末时间,多次组织学生会、团员学生、少先队员来到即墨马山地质公园,学生分组到马山大夫、广场等处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学生捡拾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造“绿色家园”。
经过系列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即墨二中初中部学生的劳动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增长了劳动技能,激发了他们对于劳动实践的热爱。今后学校将会组织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校内校外的公益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与具体的劳动实践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在劳动中的身体素质,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