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区教体局“一四十百”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中考22人考入强基班,较往年大幅增长;重点高中达线率持续提高,语数英稳居全区第四名。高考最高分686分,系新高考实施6年来学生第4次获得区第一名;2人圆梦北京大学;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和一段线达线率再破纪录、实现新跨越。学校获山东省“星火阅读”优秀组织单位、青岛市园林式单位、区教体局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即墨区青年工作先进单位、即墨区优秀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促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落实组织保障和主体责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促进学习教育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班子成员讲授专题党课,组织新提拔干部和年轻党员专题学习研讨、全体党员集中培训学习,党支部会议暨主题党日活动。
推动党建与师德师风同向发力。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案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和廉洁从教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整治“四风”。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信息宣传三审三校制度。与全体党员干部、团员及入党入团积极分子签订《抵御与防范宗教信仰向校园渗透承诺书》,防范宗教渗透。加强信访维稳与舆情处置,加强对办公电脑网络、各种APP等使用安全管理。
加强宣传工作。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全环境立德树人、榜样领航、师道等栏目,多角度讲二中好故事,产生良好教育影响力。
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完成新团员入团、学生会换届、国旗班组建活动,举行五四表彰活动。各中队完成主题阵地建设。校团委获评区先进团总支。妇委会举办妇女节活动、健康讲座,工会组织教职工板书及书法比赛。
二、全环境立德树人呈现新气象
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班级量化考核条例》。各级部制定级部学生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值班流程。实行班主任轮值检查制度和每周抽查制度。
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有效拓展德育工作和心理帮扶的空间,已初步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育人的局面。
引领班主任队伍成长。高中部举行5次班主任校级例会,举办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论坛。关注新岗班主任的成长。落实班主任值班巡查制度。初中部创新实施主题班会“案例导入+互动讨论+行动承诺”和“三阶设计”模式,提升主题班会质量。
初一级部班主任薛超老师以耐心与策略引导新生,通过细致关怀和习惯培养,迅速凝聚班级向心力。初二级部班主任陈兆俭老师建立错题跟踪档案,精准把脉学情,同步疏导情绪,实现成绩有效突破。初三级部班主任郭崇娟老师深化家校协同,策略引导与目标管理并举,助力升学指标超额达成。高一级部班主任吴国华老师民主制定班规,注重班委培养与错题本整理,营造了安静干净的班级环境。其所带班级本次期末一本、二本完成率均居第一,个人成绩亦为组内第一。高二级部班主任雒仁涛老师以“宽严结合”激活班级。通过《班级公约》明确纪律,搭配《个性化协议》引导学生自定目标,并采用学科互助与轮值班委制培养能力。其班级多次获评“山东省优秀班集体”。高三级部班主任兰孝竹老师实施精细化备考辅导,以全程陪伴缓解压力,稳定学生心态,高考班级3人过680分,2人被北大录取。实验部班主任江吉超老师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坚持早晚深入班级陪伴,第一时间掌握动态、解决问题。这份跟靠化为班级前进动力,推动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强化养成教育。学生处开展了为期一月的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召开了2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2期文明就餐主题班会。初中部开展了“文明周”主题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意识显著增强,校园文明氛围更加浓厚。就餐秩序明显改善,浪费现象减少;教室、宿舍卫生状况持续好转;学生待人接物更加礼貌,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养成教育取得了扎实成效,为营造良好校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各级部定期召开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会,建立班级值周制度,开展班级星级评比活动。
活动育人促发展。举行“逐梦深蓝讲师团”进校园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周浩然烈士纪念馆。举行主题演讲比赛暨国旗班主持人选拔赛。开展即墨古城舞龙舞狮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会主办国学大赛、首届校园戏剧节,编印学生会会刊《文韵报》。举行校级辩论赛,获区高中生辩论赛一等奖。2025年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1人获省级一等奖,1人获省级二等奖。3人获青岛市青少年科普征文及演讲大赛一等奖,5人获二等奖。山东省第二届“星火阅读”读书征文1人获一等奖。“守护蓝色星球共建绿色家园”全国百佳征文我校占28篇。2025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创新成果评选成绩突出,获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高中部获青岛市第三十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朗诵展演一等奖。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中部代表在即墨区“中国德育·明德讲堂”活动中做典型发言。初中部开展心理特色月活动,举办44场家长心理沙龙;利用班级晴雨表实现学生心理动态预警。组织学生参加“青岛之心”IP设计大赛。特聘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开展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预防知识培训。举行副校长听评课活动。高中部举办第八届校园心理健康节。通过“心悦泉”视频号、《心语报》开展心理健康宣教,联合即墨融媒录制考前及暑假指导内容。举行班级定制心理课程、高三赋能减压活动和女生考前心理讲座。
推进家校协同育人。高中部常态化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庭教育课。初中部建立“家长群互动台账”,推广“家长志愿者督学”。
三、教学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新突破
精细抓实常规管理。通过巡课、推门课、抽课形式,规范教学行为,诊断课堂教学。定期组织学生问卷。建立青年教师群,重点检查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课堂教学。级部加强2分钟候课检查。
初一级部谭文秋老师以“匠心打磨课堂”,用极致设计唤醒每一寸教学时光。初二级部张晓霞老师孕晚期承担班主任与语文教学双重责任,以沉静而坚韧的育人姿态,让课堂在从容中生根,在细节里生长。初三级部雒俊燕老师推行“精准教学法”,让高效课堂真正为学而生。高一级部孙小菡老师创新设计“阶梯式问题串”和“生讲生评”课堂,推行“双色笔订正法”与错题逆向讲解课。本次期末考试个人教学成绩位列普通班第一名。高二级部于瑞集老师“策略破局”攻克难点。运用“多步拆解法”分解知识,课堂结合小组互助与教师点拨,并融入生活案例与错题复盘课。所教班级期末成绩位列普通班第一名。高三级部王迪老师依托分层教学与AI技术,打造个性化英语成长新路径,在青岛市尖优生抽测中英语成绩位居青岛市前列。实验部代磊娟老师一人承担两个实验班教学。假期坚持线上答疑、分享资料,为尖子生设计补弱作业。所教班级生物成绩在历次统考中,前10及前60入围数均处于领先地位。
加强集备促教学。高中部加强先行课集备教研。实验部开展跨年级集备。初中部集备优化“导学案+”模式,建立《青年教师成长跟踪表》。
初一级部盖阿梅老师作为生物备课组长,经验丰富,任劳任怨,深受师生敬重,带领团队取得优异成绩。初二级部生物备课组长田瑛老师分层定制复习策略显著提升会考效率。初三级部英语备课组长周珊老师凝聚团队智慧,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高一级部化学备课组长李宁老师创新“三阶赋能”模式,通过分层教案、精准检测和深挖学情狠抓落实,助推学生成绩与素养双提升,在高一期末统考中一本完成率取得全区第一名的佳绩。高二级部生物备课组长姜官华老师带领生物组深耕教学,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计划,推行“精讲+限时练”模式,编制分层练习,落实每日一题,期末考各批次完成率均居全区第一。高三级部英语备课组长万冰融老师深耕教研,带领团队勇闯难关,所带备课组高考成绩居三所重点高中第一名。实验部英语备课组长张春华老师推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巩固主题、锻炼表达。狠抓基础,面批面改。为优生定制作业,强化其阅读与批判性思维,教学成果显著。高二期末考试英语全区前10占5人,全区前60名、前550名完成率均列全区第一名。
加强学习习惯养成。有序推进学生反思本和草稿本使用与管理。级部每两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评比。初中部重点推进“错题整理”“试卷分类”专项习惯养成计划。
加强备考策略研究。常态化研读课标、高考评价体系及历年考题,每周研做高考题。初三级部组织教师写试卷反思,建学科资源库、命制周测卷。高三级部用好高考真题与限时训练,借试卷细目表优化讲评,抓区间分提升,实施“大专题诊断小专题突破”策略。初中部推行地生会考攻坚与边缘生托底策略,针对后35%学生设专项突击计划,主科边缘生“周限时基础抽测”监测补救。
一生一策培优补弱。设“卓越英才”虚拟班、“名校强基班”,建立“一生一策”档案,实行双导师制拔尖培优。2025年暑期数学竞赛培训邀请赛3人获一等奖。高三区分考练类型,统筹辅导时间;基础年级定期问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边缘生转化效果。
加强艺体教学。高中部组织开展多样体育活动,提升课间操质量。夺得区橄榄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排球比赛获男、女子组冠军。2025高考艺体双达线53人。初中部开展定制化训练,美术组每周安排3次“素描静物”“色彩默写”模块集中训练。2025年中考19人考入美术学校,其中8人达到重点美术线。体育生实施“每日晨训+周末加练”训练模式,8名体育生专业成绩全部达重点高中特招线。
推进阅读与实验教学。开展书香贺岁假期“悦读”视频评书活动,1人获区“墨子评书优胜学生”称号,是全区高中唯一获奖学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2人获省一等奖,7人获省二等奖,19人获省三等奖。
校内托管落实“双减”。语文诗词社团传承经典。英语电影鉴赏社团感受语言魅力。美术手工、生物实验、“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地理探秘、数学趣味竞赛等社团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四、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取得新发展
大教研活动赋能发展。高中部举行全学科大教研,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交流优秀做法;聚焦新课标与新高考提教学建议;围绕“6153、1445”八条线提落实策略,探讨AI技术赋能教学。示范课引领新课堂教学。高中部举行教研组长示范课、青岛名师和教学能手示范课观摩活动。举行新岗教师汇报课。举办“青春逐梦共话成长”青年教师座谈会。
专业比赛赋能成长。推荐上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8个优课团队的课例作品。初中部4人、高中部4人获评青岛市教学能手。初中部区优质资源评选文化课类24人获一等奖,1人获艺体类一等奖。高中部区优质资源评选文化课类31人获一等奖,艺体类3人获一等奖。初中部1个案例获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青岛e平台优秀应用案例评选一等奖。2024年青岛市优质课比赛初中部1人获一等奖,高中部1人获一等奖。高中部3人举行青岛市级公开课,4人举行青岛市典型教学经验交流,1人举行青岛市教学交流课。1人举行高中劳动课程青岛市公开课。初中部1人举行心理健康教育青岛市典型经验交流课。
课题研究促发展。立项5项即墨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学科专项研究课题”,并举行课题开题仪式。成功结题5项即墨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部获评青岛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基地校。《匠心润笔葫芦生花》校本课程获评2024年青岛市劳动特色课程。
五、服务保障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服务保障。持续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与全局意识。加强教室、宿舍卫生及物业清扫,离校卫生查验、车辆疏散等工作。男生宿舍楼完成供暖管道维修改造,并且对学生教师宿舍楼顶暖气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暑期完成师生宿舍楼空调安装以及秀水湖清淤工程。加强校园环境和绿化治理,为改善提升校园整体环境定制了4个垃圾收集箱。及时做好电教设备维护升级,圆满完成高考等各类大型考试保障任务。
加强资产管理。总务处严格执行审批发放手续加强低值易耗品管理,对级部、办公室财产进行登记核查工作,落实固定资产责任制。
食堂强化“6T”管理法。每周公布带量食谱。多渠道收集学生和教师对餐厅的合理化建议,优化餐厅服务。
加强安保工作和安全培训,建立校警月例会制度。重要节点全面开展全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消防报警系统通过区消防救援大队双公开验收。
精准资助学生。为19名符合条件的家庭困难学生减免学费15200元。为342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39.33万元。为9名高三困难学生申报青岛市寒窗基金,为3名高三学生申报青岛市微尘基金,为22名基础年级困难学生申报微尘基金会阳光少年项目补助。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近3年的特殊学生资助审查。
本学期学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短板体现在以下方面:1.执行力不足,贯彻党委要求不到位,多以会议、通知落实,深入一线调研不够;2.工作主动性欠缺,个别干部工作中存在不思考、无计划、标准低、虎头蛇尾、缺乏恒心的问题;3.学校精致管理水平待提升,短板、规范及细节落实意识不足;4.师资培养精准度不够,分层分类机制需完善,跨学科平台待搭建,弱班弱科转化措施、力度及投入不足,班级发展失衡;5.强基竞赛及尖优生培养有待探索更实用形式,强基竞赛获奖层次和数量亟待提升;6.初高中贯通式培养需积极探讨路径,制定具体培养办法,发挥完中优势;7.学生的习惯培养尚未形成一套系统有效、落地可行的方法;8.体育教学实效、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管理、竞技体育、体质监测等方面存在不足,需高度重视并系统性改进。
聚势谋远拓新程,精进破局再出发。面向新学期,我们要聚焦问题与短板谋求突破,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谋划新思路、新举措,优化学校管理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通过更具协同效能的管理、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及更为丰富多元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