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9-20

2023-2024度第二学期,在区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精致管理提质、内涵发展深化、质量稳定提升目标任务,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外部资源,优化学校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创新发展,努力提质增效、全面创优,推动学校工作持续全面、优质、和谐发展学校在青岛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经验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荣获即墨区教育系统2023—2024学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一等奖。

一、党的建设工作持续加强,育人生态呈现新气象

我校党委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抓好党建促教学、抓好教学促党建”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强化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党支部党员学习制度。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学校党委先后举办1期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1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党员学习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纪律意识。

严肃组织生活。持续抓好“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的落实,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深入华庭社区开展群众满意度面对面宣讲和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在即墨老酒博物馆、即墨古城德廉文化街区开展廉政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守好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开展了公职人员企业兼职及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签订《拒绝邪教、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承诺书》,加强对本单位互联网和个人网、手机微信工作群、APP等使用的自律和约束,确保我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编印校报4期、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35条,5个视频材料被即墨教育抖音号采用,5篇简讯被即墨教育“学校之窗”采用,中高考期间多张照片和视频被区委宣传部和区教体局采用。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维稳和舆情监控工作,及时关注和处理网络舆情及信访函件,有效控制舆情的发酵和扩散。本学期未出现重大信访事件。

推进作风建设。大兴调研之风,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化开展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调研常态化活动,实施问题清单式动态管理。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听评课制度和学科组承包制度,深入班级、备课组把脉教学。夯实廉政工作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层层抓落实。开展青岛市清廉校园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会议制度,学校财务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师德建设等制度不断健全。学校、级部、备课组三结合加强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层层签订师德、廉洁从教承诺书。建立师德专项督查制度。

加强团队建设。初中部少先队深入开展“红领巾奖章”一星章评选活动,中队志愿者卫生清理和值周轮值活动。团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工团支部建设,召开五四优秀青年教师表彰大会,举办青年先锋大讲堂,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战斗力。

二、全环境立德树人深入推进,学生面貌展现新活力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全员育人,各级部积极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推动教师做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和安全方面的导师。级部每周收集谈话记录,每月开展一次学情调查。着重加强班主任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培训。召开5次校级班主任例会,举行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论坛。3人获评青岛市优秀班主任,4人获评区优秀班主任。

加强养成教育。强化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狠抓文明行为习惯养成。高中部修订完善了《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班级量化考核条例》,加大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督查和整治力度。落实级部管理周工作清单制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了值班流程,开展教室规范化检查、学生常规习惯检查。建立了班干部培训制度。初中部制定了《学生课堂常规》,每日开展课堂巡查。提高班会课育人实效,学生工作处对班会主题统一规划,其中设计2期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课件。培育学生法治意识,区检察院进校园举行1次法治报告会,升旗仪式开展了2次法治教育宣讲。

加强学风建设。各级部通过规范教室管理、激情早读、课间操评比、课间秩序优化、金章竞赛奖励、先锋队伍建设等活动,掀起冬学热潮。举行励志报告会、冲刺中高考誓师大会,强化理想教育,增强学生信心。

加强浸润式育人。一是加强活动育人。少先队利用团队红色长廊举行团队课,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展红色精神宣传教育,举行14周岁集体生日主题队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举行2024届高三学生成人礼,团委承办区主题团日暨入团仪式现场会。积极推进“十个一”行动——初中部合唱团获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5人获美术类比赛一等奖。初中部1人获第九届青岛市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即墨区初赛一等奖。高中部辩论社团获区高中学生辩论赛一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1人获“优秀辩手”称号。高中部舞蹈节目获山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资格。高中部男排、女排获区级比赛第一名。青岛市科普创作大赛高中部4人获一等奖。高中部举办中西班学生西班牙语诗歌朗诵比赛、“逐梦新征程”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类比赛。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二次筛查,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开展个体预约辅导。开设个性化心理定制课程,班主任及学生反馈效果良好。举办第七届校园心理健康节。三是加强家校协同育人。举办2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开设3节家庭教育课,开展1次家庭教育问卷调查。2篇家庭教育指导性文章被区家庭教育公众号采用。高中部开展“用心爱父母”活动。初中部入户家访心理特殊学生80余人次。

三、教学管理精准发力,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

加强教学督导。采取多形式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并形成备课笔记抽查每周通报报告。认真落实《即墨二中课堂规范十条》,级部跟进检查落实。开展《即墨二中导师制落实情况抽查问卷》,形成《即墨二中高中部导师制落实情况抽查报告》。制定《即墨二中暑假导师制全面落实的工作方案》,采取电话抽查方式推进落实。

有效促进教学提质。1.以集备促教学。高中部规范落实集体备课流程,计划先行,集备与个备结合。举办第四届新老高三经验交流会。召开首届即墨二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论坛。初中部学科教学实行备课组长协调负责制,试卷讲评课落实“四需”提效。2.加强个性化教学。高中部采取因材施教、一生一策等方法,全面提升本科上线增长点。对普通班一本、二本边缘生,实验班清北边缘生、C9边缘生、双一流边缘生,实行教师班级分包制,跟踪补弱,全程帮扶。举行优秀毕业生学法指导交流会。初中部实施“学优生拔高、边缘生突破、待优生补弱”教学策略,落实“周问题周解决”教学提升计划。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3.加强尖子生培养。 高中部组建级部尖优生团队,定期举行尖优生对抗赛;一人一案、精准指导,补弱提升。组织尖子生参加青岛市教科院强基培优课,邀请北京数学专家来校给实验班学生上课,借助校外资源,赋能优生提升。成立高考卓越虚拟班,学科教师手牵手、人盯人,加强对清北目标生的提升培养。4.提高考试检测实效。标准化、规范化组织月考周测,平常考试高考化。级部精准分析班级、备课组、教师个人成绩,开展教学诊断;班级召开协调会、班会,精准质量分析,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对边缘生试卷二次批阅;备课组研究制定针对性教学提升措施。

期末区统考高一级部区前10名占5人,区前60名占24人,区前550 名占195人,均列三校第一;一本完成757人,二本完成1031人,还需继续突破。高二区前60名占18人,区前550名占180人;一本完成744人,二本完成1017人。前550、2400、3600名入围数都举三校第二名。高三1025人参加高考,633人达特招线,1100人次达本线线(文化课达线1022,体育达线14,艺术达线64),600分以上147人。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

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高三21班班主任孙丽当好学生的倾听者和支持者,与学生并肩作战,一本、二本指标完成率均超100%。13班班主任江吉超因材施教,精心辅导,激发学生潜能,引领学生冲击名校,物理单科成绩95分以上13人,1人考入清华大学。高二13班班主任叶楠楠备好每一节课,采取多形式丰富课堂知识性和语文趣味性。通过目标激励、同桌结对、擂台比拼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高一2班班主任雒仁涛积极跟靠,认真钻研班级管理方法,注重家校交流合作,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九年级班主任张秀欣坚持时间上多靠学生,学习上多指导学生,生活上多关心学生,思想上积极引领学生,班级管理有声有色。八年级班主任薛超平时着眼细节关注学生,注重家校沟通,善于倾听和疏导育人。七年级班主任孙乐乐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上,积极与家长沟通,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生病缺课,主动给学生补课。

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姜义辉带领老师们用心钻研教材研究课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精心研制检测试题,提升学生能力和检测效用,高考物理组取得优异成绩。高二数学教师宋伟兼任备课组长和10班班主任,带领组内教师认真开展教研和集备,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备课组成绩居三校之首。所带班级学习氛围浓厚,班级成绩居级部前列,12人入围区前550名。高一数学备课组长王晓芬带领组内老师认真研究教材大纲,严格集备流程,备课组成绩居三校之首。九年级数学组在备课组长泮霞霞老师带领下,集备高效有序、备课质量不断提高,备课经验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明显改善。八年级物理备课组长姜承寅积极结合课标、学情开展教学研究,分层次设计作业。七年级英语备课组长周娜娜带领教师精心编制英语检测小卷、设计英语听力和口语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高三英语教师黄菲菲规划好每一节早读内容,所有听写和作文批改不过夜,所有习题都做到先批后讲,注重二次批阅和面批面改。语文教师高玮玮积极与同组教师协同作战,探究高效、实用教法,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高二王瑜瑜老师教学严谨认真,课堂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课后常与学生谈心,及时解惑答疑,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认可。高一化学教师李怀志、政治组新岗教师许淑悦勇担3个班教学任务,个人成绩均居备课组之首。九年级数学教师梁振涛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用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雕琢教学环节,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八年级李春玲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切实抓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业成长。七年级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善于利用历史故事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四、教研培训抓深抓实,教师成长取得新成效

提高校本研训质量。初中部举行校际交流课、校级公开课、级部交流课,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优质课比赛、基本功比赛。高中部举行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比赛,7人获校一等奖。举行高中部青年教师座谈会。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举行教师高考原创命题大赛。坚持开展学文摘用文摘读书活动,6名教师读书原创文章在红蕾《教育文摘》刊发。

加强备考复习研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百师联盟、中学联盟一轮复习研讨会,潍坊一轮复习研讨会、黄冈一轮复习备课会。组织教师参加线上名师讲堂,提升教师新高考备考能力。组织中西班老师参加外研社组织的线上2024年高考西班牙语综合改革方案专家解读及备考对策专题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取得新成果。本学年3人立项即墨区“十四五”规划课题;2人立项青岛市教育学年度课题; 1人结题即墨区“十四五”规划课题;1人结题即墨区教学教研课题;1人结题青岛市规划课题。《“一五N”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升项目》被青岛教科院推荐参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项目评选。初中部承办青岛市校本课程现场会,展示学校地校课程建设成果,作地校课程开发与校本化实施策略经验交流。本学期13人获评区教学能手。8人举行区公开课,2人举行经验交流课。2人分获即墨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应用案例评选二三等奖。

积极开展协作体教研。初中部举行“第七届协作体成立仪式”,通过同课异构、会考中考复习研讨、送课下乡形式开展协作体和教育集团教研。

五、服务保障协同联动,服务育人工作实现新提升

协调联动履行服务保障职能。办公室统筹协调完成大型会议和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教务处建立校、级部两级学籍管理和学生综评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教材教辅征订和使用要求。在电教部门配合下规范、周密地完成两场省级、国家级考试考务组织工作;总务处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不断提升维修服务质量。建立学校公物赔偿制度。坚持节约为本,完成餐厅卫生间、消防水池维护改造、树木除虫、地基下沉安全评估、电梯维修等工程,为学校节约经费13万余元。开展青岛市级园林居住单位创建,美化优化校园环境。开展为教师代购蔬菜服务,延长早晨教师就餐时间。

持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安全工作处认真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重点加强防溺水、交通和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严格学生进出校门制度,加强学生上放学值班力度。为特殊群体学生建档立案,并采取必要措施跟踪帮扶。建立校警月例会制度,加强安保和安全培训。克服困难多方协调完成高考安保任务。全部更新灭火器和餐厅洗消设备。强化食堂“6T”管理法,落实日巡查制度。与青岛盈仕客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食堂“除三害”。完成燃气管道安全整改。圆满通过省教育厅检查组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四不两直”检查。通过膳食委员会考察完成餐饮服务企业公开遴选。

以人为本,关爱师生。工会、妇委会、团委联合,成功举办2024年教职工元旦联欢会。工会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慰问生病教职工6人次。妇委会开展“即宣即讲 她声嘹亮”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团建活动、“玫瑰书香”读书活动、“春蕾女童”关爱行动。联合音美组开办教职工子女托管班。持续跟进初中部22名非寄宿生困难补助家庭后期补助工作。高中部为21名贫困家庭建档学生免除学杂费16800元并及时上传网络管理系统。为565名同学发放助学金56.675万元。协助社会爱心人士为高三两名学生每月每人资助餐费500元。协助关工委、狮子会资助高三困难学生12人。

加强卫生与健康工作。联合区急救中心开展师生急救技能培训。安排校医开展学生急救培训。加强班级量化抓好眼保健操和亮眼操,推动学生爱眼护眼工作。通过班会、宣传栏等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通过微信群发布健康温馨提示等,提醒全校师生加强自我防护,远离传染病和流感困扰。

过去的一学期,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圆满完成学期工作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多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新的进步,但离提质增效、全面创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很薄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紧扣全区教育工作“一四十百”总体思路,聚焦和谐教育品牌建设,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拿出新思路、新举措,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奋进的姿态,创新的行动,迈出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步伐,为推动教育强区建设贡献二中力量。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