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好的使中学生受到劳动技术教育。结合本校实际,即墨二十八中确定本学期劳动学科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学生劳动知识的推广和劳动技能的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加强劳动课教室的建设,使学校的劳动教学活动有所保障。
二、主要工作:
1、针对本年度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年度准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手工制作教育等方面的劳动教育。
2、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安排相应的临时劳动。
如:安排学生清扫校园,分发配餐、消毒、捡拾垃圾等。
三、常规要求
(一)、管理员
1、制定劳动课工作计划,安排好劳动方面的工作。
2、完善劳动管理制度。
3、根据学校的实际,管理好各种项目的劳动工具。根据学校实际,继续自制工具和维修工具,让劳动工具能在其他学科借用的就借用,发挥工具应有的效率。
4、组织劳动老师开展好各种劳动活动。
(二)劳动老师
1、开学初制定学期劳动课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按时给学生上好劳动课。
2、课堂要灵活多样,不拘泥于形式。
3、不论是在校内或是校外开展劳动活动,劳动老师需要管理好学生的安全。
4、开展活动时要认真填好活动记录,并且要有照片资料,及时上交劳动课教室负责人存档。
5、学期末要及时总结劳动活动工作。
(三)学生
1、学生应按时上课,不得迟到或早退。若因生病不能参加劳动活动,应向劳动课老师请假。
2、学生在课堂上应认真听老师讲解劳动技能,仔细看老师示范,悉心学习劳动技能。
3、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在劳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5、爱惜劳动工具,不毁坏劳动工具。
四、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1、劳动课教室管理员应完善各种劳动管理制度,使劳动管理制度化。
2、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管理制度。
3、要求学生在劳动时,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方法,同时在劳动中注意安全。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充分利用校园绿化、美化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劳动课教学。
9、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活动进程
周次 |
活动内容 |
备注 |
2-3 |
制定劳动课活动计划 |
|
4-6 |
手工教学 |
|
7-8 |
校园卫生 |
|
9 |
感恩活动 |
|
10 |
期中考试 |
|
11-12 |
配餐分发 |
|
13-14 |
手工作品制作 |
|
15-16 |
做饭教学 |
|
17 |
成果展示 |
|
18 |
期末总结及资料入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