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龙泉街道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全域融合发展、全域乡村振兴,实现汽车、康养、旅游、农业、文化产业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一是创新组织体系。创新构建“1+1+N”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共建协议,成立莲花田园片区联合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片区内党建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集约利用。二是建强党建阵地。沿山水廊道台子、张家庄、前碾、后碾等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依托华侨城乡村振兴展示中心建立综合性党员活动之家,打造具有党员管理、农民培训、产业发展、商务接待等功能齐全的党建及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党员管理新机制,通过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积分管理、评议定档等,构建党员干事有平台、服务有目标、表现有依据、工作有监督的党员管理新模式,结合疫情防控,组建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常态化开展“三述”工作,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一统领三融合”质量水平。四是推进村庄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在原有6个社区基础上成立新村党委,形成街道“党工委-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体系,推选400余名党员中心户,统一制作悬挂标识牌,激励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
(二)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创树乡村振兴“龙泉样板”。龙泉街道围绕区委“园区建设突破年”工作部署,联手央企华侨城集团,积极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一是园区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以来,完成投资4亿元,重点推进莲花山运动公园、骑士中心、莲花优鲜馆、乡村振兴展示中心、花橙农场、嘉禾CSA农场、凤栖乡居民宿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式拉开莲花田园高品质旅游序幕。二是“网红+品牌”拓展市场。紧跟品牌、网红新兴业态趋势,整合优质农副产品,打造莲花优鲜特色农业区域性品牌,建设集农产品推广、文化创意为一体的莲花优鲜展销馆,建立以“三品一标”为标准的品牌准入机制,并打造“乡间客”民宿、开发文创旅游产品,实现将特色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同时,打造莲花田园网红直播基地,与“莲花优鲜”平台和“小怪兽”直播平台联动,通过“电商+网红+直播”模式对片区采摘园、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三是科研驱动产业升级。依托农科院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农大、鲁东大学等科研单位,整合片区内专家等高端人才,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及就地转化,实现产学研游融合发展。推动瑞草园与青岛农大“泰山学者”丁兆堂开展合作,新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研究的茶树抗寒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竹韵轩与鲁东大学已签订合作协议,打造菌类实验种植基地,深度开展教学实践、品种选育及技术推广等合作。四是农业产业不断升级。与青特农业达成合作,建设完成占地130余亩嘉禾CSA农场,发展CSA“社区支持农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与农科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合作,在台子村布局发展花海地标经济,培育香草新品种,使其成为富民增收新增长点,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今年以来接待游客8万余名。五是丰富活动增强片区活力。举办莲花田园健步行、“自然有光·映见最美莲花山”摄影大赛、“创建绿色家园·共享健康生活”莲花田园乡村游、第六届山东沿海骑行大奖赛、莲花山电音节、“莲花优鲜”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制作《即墨的墨》城市宣传片。11月22日,山东卫视《田园中国》栏目播出收官之作——龙泉莲花田园特辑,解密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密码。11月24日举办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与华侨城北方集团共同主办以“土地·乡村·人”为主题的手艺东方邀请展。
(三)产业集聚发展动能,城乡实现融合发展。一是规划发展路径。以深圳南山华侨城为标杆和样板,打造集都市科技文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研发、科技商务服务与应用、创新生活示范四大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强与华侨城、青特、正大等集团合作,积极推动华侨城生态文化社区、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并与东部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融合互动,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未来城区重要一极。二是加快项目落地。华侨城生态文化社区项目、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
(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梯次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持续提升汪南、汪北、前碾、后碾、台子、张家庄美丽乡村,重点实施岭上、石门、东河北、西河北等美丽乡村工程,使美丽乡村串珠成线。二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积极开展“三清两改一建”村庄清洁行动,垃圾分类工作实现61个村庄全覆盖,完成农村改厕问题清理整治。投资6000万元,实施满贡路、柳泉路、大田路至西河北道路、梁蒲路等道路中修整治工程,大田路6公里亮化和石门商业街进行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提升片区内基础设施条件。三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聚焦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5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了涵盖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环保、助农、科普、扶贫、居家养老等服务项目,不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举办了防疫、环保、助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参与群众近3万余人,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社区、机关干部包村、党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四包”联防联控体系,尤其在10月中旬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网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举措,成立服务队,快速推动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加强教育事业发展。莲花田园加快新建莲花山小学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按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套建设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推动健康养老事业发展。投资600万元,采取医疗、护理、康养、娱乐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幸福龙泉•莲花心语”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四是强化社会服务保障。对全街道低保家庭进行全面复核,审核通过城乡低保46户72人,为2132名80岁以上老人申请办理体检补贴和高龄补贴,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五是推进脱贫攻坚。持续提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质量,认真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等多项扶贫政策,为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房屋修缮和家居环境提升,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巩固提升贫弱村基础设施,完成2020年度三个贫弱村产业扶贫项目,组织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公益岗位用工协议,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六)攻坚突破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龙泉街道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市场运营、多元共治、原乡复兴”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建设幸福龙泉党群服务中心,在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区沿线村庄及企业打造幸福龙泉驿站,实现基层服务层层下沉。梳理完善村规民约,打造阳光村务,推进移风易俗,对示范区内7000余座坟墓统一搬迁至公益性生态墓地。开展幸福愿景、幸福积分、幸福诺言、幸福样板等活动,创新构建“幸福体系”。二是突出抓好违建治理。将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层层磕兑到部门、社区和具体责任人,坚持每天督查、定期调度,全年共完成拆违131处,1.9万平方米。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加大对工贸企业的检查力度,全年组织安全生产检查300余次,组织涉氨、粉尘、危化品使用、职业病防治等安全生产专项检查40余次,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550处,已全部整改到位。抓好环保督查,查处违规企业2家、环境保护事件10余起,办结环保信访件30余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