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潮海街道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系列政策理论和区委、区政府“园区建设突破年”的部署要求,以“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2亿元;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销售额23.28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利用外资3085万美元,利用内资30亿元;新增限上企业9个,规上企业4个;完成自贸区与上合示范区市场主体注册58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注册任务。
一、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超前谋划,密织网格。新冠疫情发生后,街道400余名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218个网格中,同网格员一同包楼栋、包小区、包平房入户摸排,村不漏排、排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将辖区内出租房屋情况、沿街门市、企业情况一并摸排。共摸排61271户,共计159233人,第一时间摸排出湖北返回人员114人,其他外省2631人,为有重点开展疫情防控打牢了基础。
(二)立足社区,把握重点。将社区作为防控工作落实的关键责任点,确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对省外(境外)的已返未返人员全程管护服务”的工作思路,共管护服务居家隔离人员3600人(户),没有一人出现交叉感染,没有一起投诉,收到群众感谢电话、短息、锦旗58次。
(三)条块结合,全面覆盖。领导班子分工带队,协同推进各社区防控线、教育防控线、企业防控线、建筑工地防控线、养老机构防控线、经营场所防控线等六条防控工作线,杜绝引发接触传播的一切隐患。
(四)靠前服务,精准施策。组建复工复产服务队,深入一线指导防疫工作,积极落实房租减免等惠企政策,采取“点对点”式运输服务帮助工人有序返岗,千方百计破解企业面临的“物资筹措难、安心返岗难、找房租房难、资金周转难”等七大难题,实现复产开工双100%,固投和财政收入创新高。
二、抓好“双招双引”,做大做强现代产业
(一)在新型园区建设方面,聚焦“园区建设突破年”总体部署,将园区作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有效载体,重点打造都市产业园、潮海科技孵化园两大园区,全力做强实体经济。依托都市产业园,引进联东U谷、同创海洋科技产业园、青岛华美时尚创意文化产业园等6个项目扎根落户。发挥联东U谷招商平台作用,探索政企合作招商新模式,引进31家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医疗科技领域优质总部企业,培植壮大新增税源。宇东科技产业园、信旭高科技产业园、生态体育综合体3个项目顺利落户科技孵化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
(二)在项目引进与建设方面,重点推进市区两级项目建设,依托联东U谷集团推动联东U谷科技创新谷引进31家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医疗科技企业,助力潮海产业升级。抓住青岛市获批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城市和圆海汽车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的机遇,依托圆海汽车引进二手车出口贸易服务平台、京东汽车商城、行圆汽车产业互联网平台等线上汽车贸易服务平台,吸引一汽大众、一汽奥迪、现代起亚等汽车品牌4S店落户,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汽车新零售平台,依托汽车产业新城,建设沿青威路汽车销售经济带。今年以来,已完成二手车出口288辆,出口量位居青岛第一,新阳光奥迪、一汽大赫等4家限上汽车销售企业累计出售汽车4804辆,销售总额达6.68亿元。
(三)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红妮制衣、千惠绣品、北汇玻璃、丰源辅料等企业投资1.4亿元,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加快升级改造步伐。青岛美利达绣品、三通机械等6家企业获评青岛专精特新企业,龙宇木业、三迪时空等3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北汇玻璃、岱星电子、顺德包装等8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自动化生产、工业互联网555项目。在此次疫情期间,帮助恒尼智造、千惠绣品、美利达绣品等企业成功转产民用口罩和隔离衣、防护服,帮助其将生产领域逐步覆盖到医疗保障领域。
(四)在基金招商方面,2020年新引进注册青岛安鹏股权投资中心、青岛长胜环服投资管理中心等6支基金,预计募资2亿元,充分发挥基金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努力为辖区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三、抓好古城及周边区域建设运营,厚植发展优势
围绕区委区政府“8+4”重点功能区部署要求,同步推进古城及周边区域建设、招商、运营、管理相关工作,力争让即墨古城成为精品、成为亮点。引进中商国诚有限公司,于5月27日签订海洋世界主题Mall、海洋探索世界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海洋世界主题Mall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225.4亩,目前正在规划业态布局,同步推进外资企业注册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古城形象和文旅品质,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访客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超前谋划完善生活设施,在古城东部区域配建幼儿园及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形成产居融合、职住一体的发展形态。
四、抓好城市建管,提高城市品质内涵
(一)高标准打造中心城区东部片区。启动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建设,年内完成A、B、C地块地下车库及商业网点施工,楼座主体施工至规划层数一半,力争实现局部封顶;完成D地块土石方开挖,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按时序节点快速推进;有序推进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及镜镕街等5条市政道路地上附着物清表及场地平整,努力为项目施工创造便利条件。
(二)高标准打造市政配套设施。投资1200余万元对天井山二路等路段进行绿化提升;投资300万元,完成3800平方米潮海中学南游园建设;投资230万元,完成明水苑西侧5000余平方米南北路进行改造提升;在古城及立交桥周边栽植季节性花卉4600平方米;在天井山二路西侧原有绿化区内增设人行道1500平方米;投资390万元实施朗润园红线外规划路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完工通车;投资22万元实施东关街南段道路修补工程;投资20余万建设东关街人行道;投资10万元完成四季香邑门前道路整修工程;配合做好天井山一路综合整治工程、流浩河二路大修工程、北关路大修工程。
(三)高标准打造良好市容市貌。投资900余万元对宅子头、十亩地、泉头等5个村庄街巷进行硬化;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对村庄尚存的乱堆乱放问题、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问题进行全面整治;督促环卫公司对村庄街头巷尾、田间道路、山头林地等区域的各类垃圾堆放点进行彻底清理;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打造即墨区首个“青岛市生活垃圾示范区”——河南杨头社区,完成文昌居等9个示范小区、42个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和142个撤桶并点创建工作。安装智能回收箱14个,各类垃圾桶共计7860个。新配备厨余垃圾专运车2辆,其它专门运输车8辆。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提升全街道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五、抓好网格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一)巩固网格化管理基础。设置“街道-社区-村居-单元”四级网格,设置218个基础单元。将1689家企业、117个居民小区、73441处房屋、109863常住人口、5条河道、706宗国有土地及所有村庄集体土地并全部落图标注,实行动态管理。将综合执法、安全生产、环保、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14个职能部门167名工作人员下沉到网格管理一线,实现网格内“条块结合、责任共担”。
(二)全面提升智慧治理水平。投资430万元,试点打造杨头社区、金华苑、古城文富居三个智慧安防小区,安装车辆抓拍、人脸识别和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全面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在此基础上,引导村庄、小区、门店等自建视频监控点,并主动与公安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目前30个村庄全部实现区域内监控管理,为打造平安潮海提供坚实技术保障。同时,建立“网格邻舍”微信群,定期发布资讯,延伸政府职能,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治。
(三)全力推进矛盾化解。创建人民满意窗口,设立候访大厅、网信驿站,配备接访室、乡贤说理室、心理疏导室。推行“让群众只访一次”工作机制,做到即接即办、现场协调、现场解决。成立44个村居调解委员会,建立132人的调解员队伍。使用好区以案定补奖励政策,激发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的积极性。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选聘优秀法律顾问免费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为村庄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努力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抓好民生保障,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围绕教育教学,投资4400万元,扩建24班潮海中学教学楼,目前主体框架基本完工,预计明年9月份投入使用;投资660万元对杨头社区幼儿园、潮海馨苑幼儿园两处幼儿园进行内部装修改造及室外场地提升;投资约200万元对城东小学操场、篮球场进行翻修重建,对潮海二小、万科小学操场破损部分进行维修。
(二)围绕医养结合,构建“微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医养结合+96711-3智慧养老平台”三位一体社会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投资96余万元在古城社区三楼打造面积900平方的微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辖区1010余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投资启用600余平方米的潮海街道“残疾人之家”,为辖区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养理疗、休闲娱乐等服务。
(三)围绕便民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梳理便民服务事项,完善大厅AB角制度,进一步规范便民大厅管理。加大城市社区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各居委会结合自身特点,挖掘打造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在社区党建、网格管理、违建拆除、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社区▪家”的暖心氛围。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设计理念,与青岛交运集团合作,将闲置厂房改造成农贸商超,构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四)围绕住所改善,投资650万元对金华苑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主要改造内容为外墙保温改造、小区内部道整修、改造雨污水管线、实施强弱电入地、增设健身广场等;抓好第二批农民经济适用房建设,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办理;启动华丽美地小区供热换热站建设,保障居民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