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安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要求,严格落实农业农村相关政策,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创新实施“138”工作思路,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全处农业农村健康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对重点工作任务,通过项目跟踪、定期调度、倒排工期、建立工作清单等措施,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已全部按期完工。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总投资1950万元,对泥洼、泉岭、北林等12个村庄13000亩农田进行高标准建设,2021年11月份开工建设,11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已完成5条道路硬化、7个平塘浆砌、深井11眼、大口井3座、排水沟清淤6条,新建节水灌溉2500亩,变压器2座。在施工中,多次与社区、村庄沟通,提前介入,在没有工程前期补偿的情况下,先后通过宣传政策、关系人等多种措施工作,对泉岭、泥洼等村庄的平塘周边的树木50多棵,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二是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5.68亿元,工程于6月24日开工建设。为配合做好工程建设,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了项目征迁实施方案,自4月11日至26日利用15天时间,与区水利局、财政局、住宅办、评估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地上附着物、土地占压等情况进行初步清点和预评估,共涉及16个村庄2500余亩土地,先后组织开展征迁协调会议7次,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和研究制定具体的补偿方案。一期启动了水库大坝坝西、坝北、坝南李家岭等9个村庄的93户征迁补偿工作,已完成93户协议签订,签约率100%,清表工作已全部完成;二期水库东岸宋化泉等7个村庄于11月份启动征迁,涉及956户,已完成签约884户,签约率达93%,涉及瓜娄屯、北龙埠的已移交施工方正在开展清表工作。
三是水库移民项目和水源地生态保护项目。投资90万元的移民扶持基金项目对双龙埠、周北、卢家庄三个村庄进行道路硬化、排水沟浆砌等工程,7月份开工建设, 8月7日完工。投资294万元的水源地生态保护项目(涉及北林、北龙埠、方戈庄、李家岭、大北岭、宋化泉),8月中旬开工建设,10月份已完工。
四是压实责任,全力抓好河长制工作。制定印发了《2022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压实村级河长职责,采取以奖代补的工作措施激励村庄履职尽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河湖目标。2022年以来,村级河长巡河完成率达到98%以上,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排查整治活动,累计整治乱倒垃圾等“四乱”突出问题累计262个,整治率达100%。定期进行督查,督办村庄和环卫公司,与治违办联合执法,解决了后王村在河道控制线内乱堆放树枝、秸秆和北龙埠村电缆仓库乱放石头等“四乱”现象。清理妨碍河道行洪安全1处,4月19日,与区水利局联合执法,组织社区、城管中队、派出所等部门,对位于流浩河北龙埠水闸西的2处鱼塘进行依法拆除清理,为确保施工安全,工作人员在现场外拉起警戒线,共出动5台挖掘机、 126人,清理3条土埂、240棵树木,清理土方5000多立方米,彻底消除了阻碍河道行洪安全近30年的隐患。11月份省遥感卫星影像核实我处流浩河有2处违建和乱堆放垃圾,深入摸排,制定整改方案,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工作。8月份顺利迎接了省河长制工作检查。
五是调研、借鉴,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申报了泉东新村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组织参与了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申报评选活动。围绕泉东新村示范片区创建先后召开了10次座谈会,外出参观学习区内、青岛市等示范片区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办事处的特色农业进行摸排,建立泉岭小米、周集食用菌、泉北地瓜、王宿庄苹果、辛庄梨等10多个北安特色农产品数据库,为全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积极邀请区农业局参与指导泉岭小米、祥坤西红柿、周集羊肚菌等参与 “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聘请专业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创新提报宋化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方案,规划建设“一心、一带、五区”,引进央企凯盛浩丰集团建设智慧设施农业,示范带领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形成现代农业的聚集区。创新形式,做好培训工作。举办了电商直播培训班。邀请了青岛电商直播协会的会长和专家给办事处从事电商和农产品种植户进行电商培训,在疫情防控下如何做好线上销售。牵手青岛百草香芳香植物有限公司与青岛电商直播协会进行共建,拓宽百草香公司线上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先后举办了两期新型农民技能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00人。组织10人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训。
六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压实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对谭家疃村的14户沼气池结合村庄生活污水改造,对原沼气池接入污水管网使用,改变了结构进行了处置,对台账进行了销号。加大对河道、水闸等重点水利工程和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68条,消除68条,整改率100%;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加强对水域的检查和督查,对社区、村庄下达了3份限期整改通知单,对水域新增设了46警示标志,防护网120米申请购买救生圈和救生绳准备安装在主要河道的桥上,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工作,泉北社区兰东等网格村庄与共建单位共建,对流浩河按照了智能扫描视频监控,提示做好水域安全工作;与环保工作结合,做好了养殖场的安全工作,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养殖场65个,督促整改隐患22处。
七是构建体系,扎实做好防汛工作。今年全区累计降雨量达到1007.7毫米,比去年同期779.7多200多毫米。面对降雨偏多的形势,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制,调整了办事处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了办事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突发预案,购买了编织袋、铁丝等防汛物资,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工作,制定了桌面演练和宋化泉水库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了演练,在汛期,出动挖掘机等机械20台次对前王、即刘路、周北、下卢路等周边的农田进行清淤,确保受涝农田能够在最短时间排水。
八是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今年扶贫工作人员、帮贫责任人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摸排动态预警信息及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发现符合条件的进行研判,于5月份纳入1户动态监测户,该户同继续享受政策户享受相同的政策保障。同时完善动态监测机制,每月对街道一般农户进行摸排,及时发现,及时纳入,应纳尽纳,排除致贫风险。2022年产业项目收益资金共139100元,其中花香药谷收益65000元,向阳湖收益74100元。将收益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年底对符合政策的29户贫困户以每户300元标准进行走访慰问;对9户享受政策户及1户动态监测户根据户收入差异化发放2000-6000元不等的保障金,共计34000元;用于插花村公益事业支出96400元。全部资金均已分配完毕,并按照要求、程序,合规使用。街道农村小型公益基建项目已全部完工,该项目由区财政拨款59.2869万元,对隋家疃硬化路面5249.75平方米,修建成品PE雨水口83座,砖砌雨水检查井13座,该项目完善了村庄基础设施,加快了农业产业发展,有效推进衔接乡村振兴。6月份、8月份分别迎接青岛市和省考核各方面工作受到肯定。
二、2023年工作打算
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任务,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做好2023年的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定时调度,扎实做好宋化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在如何挖掘资源,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与辖区的香草、羊肚菌、王宿庄苹果、地瓜等产业主体和紫薇园、艺林等苗木公司沟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好项目示范,争取将每一个项目做好;要认真吸取借鉴区内鳌山卫街道、市内黄岛西海岸、莱西产芝新村的工作经验,为全处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金点子”。充分与设计公司对接,多轮论证研讨拿出泉东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最好创建思路和方案,加大宣传推介,多渠道招商,积极争取引进一产产业落户区级示范片区,做好引领示范。盘活农村“三资”,立足“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做活”发展理念,发挥“组织力量+市场手段”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二是科技赋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培训工作,引进关键栽培、种植技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工程。主要是指导开展香草、食用菌、甘薯等农业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攻关,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三是严格考核,强化督查,抓好河长制工作。建立定期巡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清理,确保不被区河长制办公室通报,同时,督促环卫公司每周一清理,确保无河道漂浮物。
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聚焦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做好产业项目监管和收益分配,根据上级要求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和各类资金分配使用工作。争取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改善村民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