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新开通直达胶东机场大站公交,完成10条公交线路调整,更新70辆大型清洁能源公交车,更加便利市民公交出行。完善蓝鳌路等5条道路路灯,升级墨河公园照明设施,增设570余处信号灯等道路安全设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二)优化道路通行条件。完成淮涉河一路等6条道路罩油、石林三路与文峰路等6处路口损坏路面整修、淮涉河二路与石林三路等9处路口疏堵改造,贯通惠欣路、孟沙河一路两处“断头路”,提升城区道路通行品质。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完成丰山路等6条道路整修,保障城乡道路安全畅通。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区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和特需病房楼改造,第三人民医院内部装修完成40%,区中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楼和区精神卫生中心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龙泉等3处镇街卫生院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区急救中心更新5个急救单元,市民就医环境得到持续提升。同时,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智慧医保服务专区,建成运行“惠民医保”咨询服务平台,使医保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强化特殊群体保障。建设8处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1200张家庭养老床位,每户低保家庭取暖补贴由每年400元提高至600元。完成16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80户优抚对象危房改造。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孤老残障优抚对象居家供养服务标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免费救治,切实兜牢社会保障网底。
(五)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即墨一中改扩建工程和龙山街道新高中建设工程正在基础施工;岘山小学等9处中小学建设工程,完工1处、正在施工8处,岘山幼儿园等4处幼儿园建设工程,完工1处、正在施工3处;同时,完成1496套“班班通”教学设备更新,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累计新增城乡就业2.7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3521人,完成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09人,岗位技能培训企业职工1660名,提升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七)打造舒适宜居环境。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180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免费为2万余户居民更换智能物联网表,不断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品质。拆除城区主次干道两侧违法广告600余块,完成“微改造提升”点位90余处,持续提升市容环境精细化管护水平。
(八)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读书、演出、合唱活动1200余场,举办即墨古城大讲堂5期,实施区图书馆改造提升,营造文化惠民的良好氛围。
(九)增加休闲健身场地。完成区全民健身中心主体施工,新增文峰路口袋公园等街头游园4处,更新9处镇街600余个村庄、社区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健身活动需要。
(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花乡药谷等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广使用清洁取暖方式,完成农村家庭清洁取暖改造1.7万户,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