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16:20 区应急管理局407会议室)
孙介明:现在召开党委(扩大)会,今天的会议议题是:研究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周明荃:我汇报下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是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集中攻坚年,一中队紧紧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目标,对照《青岛市即墨区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加强2021年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暨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任务的通知》,逐项落实攻坚任务,解决工贸行业重点、难点、堵点、盲点等问题。现将2021年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础数据摸排情况
印发《关于调度冶金等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网格化、实名制”名册的通知》,进一步补充完善冶金等工贸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网格化、实名制”名册,逐一明确行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行业安全生产直接监管责任部门,提高安全监管针对性,通过摸排,目前,全区冶金等工贸企业共5958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推进情况调研,实地走访各镇街,梳理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珍珠棉企业、规上等重点扶持企业、危化品使用企业等十类企业台账,对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高温熔融金属三大重点行业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目前,我区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企业148家,高温熔融金属企业146家,粉尘涉爆企业112家。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制定《即墨区工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抽查检查表》,按照分类分级创建监管原则,明确区镇两级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出了全程参与、闭环管理等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共审核通过标准化证书49家(其中三级28家、小微21家),抽查15家企业,抽查率30%,合格率40%。
(三)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印发《关于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暨稳步推进智慧安监与应急云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沿袭“企业抓风控,镇街抓巡查,区级抓指导,分级分类抓推进”的建设思路,持续推动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目前共有近700家企业通过省市平台运行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检验企业运行成效,结合省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活动,采用抽查方式对60家企业风险隐患双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开展中。
(四)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1.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印发《即墨区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和《即墨区应急系统冶金等工贸行业2021年度下半年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立查立改,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整治执法检查。行动期间,企业自查自纠覆盖率100%,查出隐患31652项,立案133起,罚款502万元。
2.建材和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印发《青岛市即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建材和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即安办〔2021〕18号),联合镇街、功能区和相关部门,开展建材和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水泥、石膏、石灰等生产企业、混凝土生产企业及仓储物流企业,聘请专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抽查检查的方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检查10家仓储物流企业和12家建材企业,共查出问题隐患170条。针对专项整治发现的突出问题,印发《关于建材和商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的通报》,进一步督促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责任部门职责,进一步抓好建材商贸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着力夯实企业安全基础,抓好长效机制建设。
3.工贸行业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印发《青岛市即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工贸行业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即安办〔2021〕20号),联合镇街、功能区和相关部门,开展工贸行业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治理范围为工贸企业内部配套的焦化、空分、制酸等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及附属储存设施,液氨(氨水)、汽油(柴油)、煤气、LNG等储存设施;轻工、纺织等工贸企业的污水罐、污水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工贸企业的废气处理设施(除尘设施、VOC装置)。整治期间,派出228个检查组,出动执法人员1558人次,检查单位698家,排查隐患1517条,立案4起,罚款8.5999万元。
4.安全生产“大诊断”活动。印发《即墨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行动实施方案》,制定《青岛市即墨区工贸企业大诊断安全检查表》,根据省、市要求,提报局党委会研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询价、比价、议价,选定2家第三方机构,对辖区40家工贸企业开展大诊断行动。目前,已诊断企业12家。迎接省厅和市局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大诊断检查,今天市局开展的大诊断活动在我区的工作已结束,诊断企业20家;省厅拟于本周六、周日对我区2家粉尘涉爆企业开展诊断检查,目前,正在协同镇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5.开展驻点监管。印发《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驻点监管工作方案》,组织54家驻点企业召开全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驻点监管工作会议,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控措施,确保全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通过集中培训、视频会议、专家指导、微信群广泛宣传等方式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主体责任认识,推行青岛市工贸行业现场作业安全“十不”规范,鼓励企业自查自纠,建立主体责任清单、隐患排查清单、问题整改清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驻点监管期间,局五个工贸驻点监管组共排查问题隐患878个,已要求驻点企业全部整改完毕,督促企业完善规章制度200条,督促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116余次。
(五)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1.组织专题培训。牢固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的事故隐患”理念,今年以来,先后组织举办了全区冶金等工贸行业涉爆粉尘企业、高温熔融金属企业和有限空间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全区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镇街、功能区应急办主任及工作人员,以及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共800余人参加培训。
2.做好考务工作。根据青岛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工作部署,有序推进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认真完成特种作业人员考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完成特种作业人员理论考试人数4028人,特种作业实操考试人数2079人。持续推动一般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工作督导、调研走访、通报调度等手段,引导镇街和企业重视“三项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3.加强监督指导。加强辖区内培训机构监督指导,严格落实省应急厅和青岛市局全省安全培训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部署,对辖区内两家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秩序,督促培训机构规范履行职责。
4.开展“三大”活动。根据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省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的通知》(鲁应急函〔2021〕51号)要求,自7月中下旬至10月底,在全区范围开展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参加专项行动企业数量2207家,参学参训人数29293人,参加企业组织考试人数23495人,组织规模以下主要负责人考试974人,规模以上主要负责人考试341人。
(六)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按照《2020-2021年度即墨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即安责险联办〔2020〕2号)部署要求,稳步推进我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目前,我区共有340家企业投保了安责险 ,保费共计81.27万元。其中危化品行业144家保费28.59万元、烟花爆竹行业155家保费12.9万元、涉氨制冷行业26家保费21.5万元、粉尘防爆行业14家保费17.76万元、民用爆炸物品使用1家保费0.52万元。实现了高危行业领域、涉氨制冷、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全覆盖,风控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贸领域涉及冶金、建材、机械、轻工、纺织、商贸六大行业,且大部分都属于小微企业,物质保障投入小,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安全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受企业规模、安全基础、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标准化、双机制落地落实有效运行一直是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三是一些行业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交叉,存在监管盲区,企业变数大、行业门类多、监管职责不清等客观原因造成管理难度较大。
三、下步打算
(一)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照工贸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制定推进方案,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基础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二)强化教育培训。积极推进一般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我区安全生产实际的培训模式。以教育培训提升管理层次,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三)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把标准化建设作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的主要抓手,深入推进标准化创建工作,狠抓建设质量。
(四)推行信息化监管。结合小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安监云平台建设,建立基于风险管控、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大力推进小微企业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孙介明:三年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我局承担的专题和专业,要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有条不紊地抓好落实,不能挂空挡,流于形式,要有内容、有措施、有效果。同志们有没有其他意见建议?(一致表示没有)。会后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