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冬季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0-11-26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区政府围绕疫情防控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请问我区今年疫情防控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存在什么问题?今年冬季疫情防控重点应抓好哪些工作?下一步,应如何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疾病的预防工作?

采取的措施:

一、落实常态化防控,精准做好入境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一是加强输入性风险防范,严格境外、重点地区来即、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管理工作,做好核酸检测,缩短检测时间,根据社会随访组推送的人员信息,确保随访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检测并反馈结果。组建医疗服务队派驻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提供医学观察服务。目前已完成6800余名在我区集中隔离入境人员的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对隔离期满且抵达目的地后,检测阴性的赋予健康通行码“绿码”。二是继续落实“应检尽检”工作。按照“扩围、加密、落实”要求,在落实现有措施的基础上,实行“应检尽检”属地化管理。细化工作方案,科学设置采样点,采取预约采样和上门集中采样等多种灵活方式,加快采样速度,截至目前,共完成7轮“应检尽检”人群核酸检测,检测样本97805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是加强出院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长期健康管理。我区确诊的8名本土病例及2名无症状感染者,已按照相关要求定期进行随访复诊,目前情况均稳定。

二、强化冷链食品防控,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

严格落实防护责任,按照“人物同防”的要求,实行全过程、全链条管控,实现对物的排查、对人的排查和核酸检测三个全履盖、无遗漏,形成严密闭环管理。全区设置了5个固定采样点,根据市场监管局摸排的人员及相关食品、环境进行定期实时检测,截至目前共检测肉类1550份、水产品类1528份、其他食品196份、食品外包装1551份、外环境样本3813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三、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及早发现异常人员

目前,区疾控、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4处核酸检测实验室均能开展核酸检测,日检测能力达到15000份。在青岛开展的全员核酸检测中,我区医疗机构共检测样本35万余份,本地医疗机构检测量在青岛市各区市中位居前列。

四、进一步压实责任,切实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

(一)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结合我区实际,坚持立足于防,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二)提升区级医院救治能力。指定区人民医院龙泉院区为区级定点救治医院,并结合实际,确定区第二人民医院为区级定点后备救治医院,储备救治床位250张(含25张重症救治床位),科学制定了区二院的腾空应急预案,强化全员专项培训,确保人人掌握防护知识与技能。

(三)层层压实责任,做好院感防控。一是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防护、加密核酸检测的频次、将定期核酸检测范围扩大到医护人员家属,将传染源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切断社区传播的路径。二是充实了院感队伍,成立了院感领导小组,配齐配强院感专业人员,充分发动内外部院感专家力量,加强指导培训监督。三是扩大了重点人群管控范围和防护管理,对陪护等一般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进一步加强了健康检测,避免CT等医疗器械混用。四是提高了例行核酸检测的效果,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保障核酸检测质量,进一步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的准备。

下步工作

一、加强疫情防控医用物资保障。根据省、市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按照疫情高峰期日均消耗上限测算,按照要求储备了不少于一个月的医用防护物资,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根据《青岛市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关于汲取青岛突发疫情教训进一步改进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聘请第三方院感专家对我区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卫生局党组按照网格化管理定期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院感零发生、院内零感染”。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提高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意识。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强基层卫生和疾控能力建设,推进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项目,改善就医环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五、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配合市场监督等部门加强海鲜、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核酸检测工作,指导相关单位加强防控知识培训、做好消杀等各项防控措施。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