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即墨区统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青岛市统计局工作要求,以提供准确、高效、科学的统计服务为中心,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改革创新,从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计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
1.开展深度分析研究。共撰写统计分析110篇,编发统计专报26期,统计月报10期,被区委办、区政府办编发信息专报15篇,被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4 篇。
2.创新重点领域监测体系。投资领域,开展亿元以上产业类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测。对全区亿元以上产业类投资项目进行立项收集监测、开工准备监测,项目建成后进行竣工、投产、升规监测,实现全周期监测闭环。工业领域,建立5亿元重点企业监测体系,做好参谋手作用。通过平台监测,对下滑企业进行预警分析,进行跟踪走访,现场了解调研企业经营情况,进行统计业务指导,防止企业因对指标理解不到位而漏报产值。服务业领域,依托石油、钢材、汽车、商超等重点行业,做好龙头企业月度监测,通过平台监测企业销售额、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率等指标波动情况,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对波动大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做好数据质量核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农业领域,定期与农业、水利、气象、农机等部门进行沟通,掌握部门信息,并利用部门作为行业主管的优势,联合开展各项调研。在粮食预实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畜牧养殖情况摸底、生产企业调研等方面多次与部门开展联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3.抓好GDP核算。一是做好GDP季度核算,每月及时开展核算指标梳理,把握核算内在逻辑,撰写相关行业指标分析情况,找准行业、企业短板问题,精准施策;二是做好预测预警,依托GDP核算建立了16项指标的月度监测和27项指标的季度监测,通过月、季度监测指标,找准影响指标提升问题。三是做好“四新”“十强”产业增加值测算。撰写统计分析报告,3篇被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二)统计业务工作实现新突破
1.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区共登记上报单位67586个(一套表单位1324个,非一套表单位66262个)、个体户9068个(其中大个体户2634个)。一是加强上下协调联动。充分发挥普查办协调联动的作用,对上:向书记、区长(双组长)呈报工作简报15期,领导批示8期,及时向区领导报告五经普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有力推进工作开展。区委常委会会议2次听取“五经普”工作汇报;区政府常务会议3次布置“五经普”工作;区长专题开会5次。在登记关键时期,每日向书记、区长呈报工作报告,累计报告25天,推动工作难点和堵点的解决,确保登记顺利开展。对下: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对口包联机制、业务解答机制,畅通与镇街经普办的联系,第一时间下发有关问题解答,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开展全覆盖业务培训。联合财政、民政、教体、卫健、国资中心等部门,开展记账公司、民非单位(社会团体)、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13个重点领域培训,累计培训重点领域的填表人员1000余人,提高重点领域的源头数据质量。精心开展“两员”培训,联合各专业建立区登记业务培训师资队伍,下沉镇街开展“两员”巡回培训。三是加强数据质量审核。累计下发问题查询清单5300余条,整改问题2800余条,其他做好核实说明;法产关联名录专业审核出问题3200余条,整改问题2900余条,其他做好核实说明,有效提高数据质量。四是强化普查风险防控。根据上级下发的工作风险点20条,制定印发我区预防风险工作预案,累计整改问题1200余条,有效确保普查工作规范,防范普查风险。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区镇两级专人,每日加强“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关于五经普的舆情监测,联合区大数据中心、区委网信办做好政务热线和互联网监测。
2.持续抓好高质量纳统。书记、区长高度重视纳统工作,今年已累计批示8次,要求抓好纳统工作。一是抓好“三库”单位核实监测。每季度将“三库”单位,归类推送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街、功能区加强核实监测培育。各区位利用手机APP上报核实情况,我们及时汇总分析。前三季度累计推送“三库”单位2464家,其中“准四上”897家、“储备”290家、“种子”1277家。经核实准四上单位中,拟纳统单位165家。二是抓好一套表入退库单位审核上报。对各专业科室相关人员、各镇街(功能区)负责纳统审批和名录维护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今年,全区新增纳统企业149家。
(三)统计数据质量实现新提升
1.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审核。工业社会领域,对一套表单位实行专业审核负责制,比对各级下发的疑似问题清单核实,组织各镇街进行核实,积极查遗补漏。对非一套表和个体户则坚持与区经普办同频共振,持续加强平台上报数据分析研判和数据审核,强化“极值、奇异值、均值、比率、空缺项”等审核,建立完善平台审核模板,组织各地核实修正。投资领域,一是创新制定项目纳统预审表,对项目立项内容合理性加强审核,严把入库关;二是联合工信部门研究技改项目部门证明出具规范,确保符合省局查询要求;三是严格审核当月投资额超2000万项目,特别是单月投资超3亿元项目,6月份审核解锁投资项目达到140个以上;四是加强即报即审,增设建安投资环比增速超界等多个查询模板,进一步提升数据上报质量;五是扎实做好各专业月报期间查询审核,认真审核凭证依据,确保规范完整;六是加强国有平台公司统一收购销售面积分摊合规性审核,建筑业完成产值、用工人数、应付薪酬等指标间匹配性审核。服务业领域,一是继续做好月季报表即报即审报,对于数据波动大的企业及时核对三表并作出情况说明,二是及时反馈上级查询,针对反馈问题核实其情况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凭证材料。重点关注企业营销额与营业收入关联审核,避免出现奇异值和数据不匹配情况。三是将数据质量纳入镇街行风考核,与镇街数据认可情况挂钩,告知镇街指导辖区内企业依法依规依制度上报数据。
2.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数据核查力度。全区共完成统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企业70家。均未发现统计违法问题。日常核查企业、数据项目4000余次。
3.持续强化业务培训指导。采取“点面结合”方式,“面上”,围绕统计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入户调查技巧等,充分利用年报会、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培训40余次,培训基层统计人员1200余人次。“点上”,结合月报和数据审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零距离”一对一上门指导,例如,到国际商贸城组织各批发市场开展限上大个体培训会等,到潮海、科创园、段泊岚、开发区等区域开展新增纳统企业指导培训,夯实数据质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