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力综保区正式通过验收。2021年3月31日,国家八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通过海关监控指挥中心远程视频方式验收围网、卡口等基础和监管设施,经过内部评审,认为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1.2平方公里范围的基础和监管设施符合验收条件,通过正式验收。下步综保区将发挥空客直升机项目和通用航空产业园优势,重点发展保税检测维修、融资租赁等特色核心产业,拓展物流仓储、跨境电商等业务,建设外向型重点项目聚集区,努力成为在全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二)获批第二批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2019年8月份,按照《关于开展第二批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市、区)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牵头组织申报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政策,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创新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外贸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推动即墨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经初审,于12月25日正式获批第二批山东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将加快推动创新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三)获批东方鼎信水果指定监管场地。2020年8月,东方鼎信国家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获批。2021年4月20日,东方鼎信国家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批。青岛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作为省内首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正式建成启用,总投资56亿元,规划面积1700亩,需要报关报检的水果,均能享受到检验检疫和海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查验环节时间及费用均可减少50%以上。2020年交易量363.6万吨,交易额228亿元,平均日交易量9962吨,日均交易额6246万元。
(四)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2020年9月,商务部等国家七部委下达全国新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批复,我区国际商贸城成功获批,成为青岛市唯一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获批是即墨开放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1月20日,我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联网信息平台,通过商务部等国家七部委验收。
(五)正式通过国家外贸转型升级老基地核定和新基地认定。今年6月30日我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装)通过商务部考核。同时在商务部2021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考核认定工作中,青岛市即墨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顺利通过商务部认定并公示,成为我区继青岛市即墨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装)之后的又一外贸转型发展平台。新认定的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将加快推进我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汽车产业链及配套,提升我区及青岛对外经济开放,带动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快速增长。
(六)获批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为促进区域消费升级,2020年我局加快创建青岛东方鼎信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并启动申报工作,2021年3月25号正式通过海关验收。监管场地总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设有查验平台、肉类暂存库、检疫处理区、查验技术用房等,与已获得海关总署批复运行的青岛东方鼎信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处于同一围网区域内,是青岛市即墨区首家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将解决江北地区进口肉类市场需求空缺,满足江北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七)保税物流港区(B型)申报。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与海关、国际陆港管委等部门对接,聚力推进即墨国际陆港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工作,目前,按照青岛海关“边申报、边建设、边做工作”申建要求,B保申报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中,申报请示已完成即墨区级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工作,并已呈报市政府办公厅,市商务局已征求完市发改局、市财政局等6部门意见(市发改局等5部门反馈无意见,青岛海关反馈B保设立审批为行政许可事项,省政府出具意见后按程序报青岛海关办理)。B保建成后主要服务半径为青岛北部市区200余家大型进出口企业国际化业务,将以保税仓储为基础,叠加开展进出口拆装箱、集装箱堆存、保税仓储、物流信息全球采购、国际配送等业务,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口岸结算、转口贸易等占地面积小、附加值高的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