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即墨区通过政策扶持、优化服务,助力外贸企业“转身向内”,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青岛百富川工贸有限公司,多款口腔保洁护理产品订单正在赶制当中。以往,企业的产品90%以上出口国外,但受国际市场大环境影响,今年以来,企业外贸订单降幅明显。
青岛百富川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娟:跟去年四五月份同期比的话,下降了百分之四五十左右,我们现在在准备开发国内的一些新的产品,来增加国内的竞争力。我们国内开始储备大概十几款产品,现在现有的设备和产线是满足不了的。
研发新产品,需要产线改造和设备升级,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情况后,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让“纸上政策”变为企业的“账上红利”。
即墨区潮海街道办事处经发办负责人 于安忆:针对企业扩大产能与设备更新的需求,我们与工信部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帮助企业申请技术改造与设备投资奖补,奖补资金是大约300万元左右。同时积极对接咱区商务部门,第一时间将各种优惠政策、展会的信息传达到企业,为咱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助力加码。
技术赋能,增强内销产品竞争力。在即墨区的这家传统外贸企业,六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过去,企业的业务全部为国外订单。四年前,企业开始开辟国内市场,与外贸订单大规模批量化不同,国内市场更多要求产品的多样化、精细化,单一的产品品类根本无法突围。
青岛海天针纺织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尹晓登:对款式的要求,对颜色的要求,对功能的要求,我们围绕这三个要求不断地探索,从面料的研发,到后面我们一些黑科技的导入,每年在单导(系列)这一块 我们投入的产品是四十到五十款。
新技术、新产品,让企业实现逆势突围。今年前四个月,企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0%,内销比例首次超过外销。
青岛海天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帅: 我们会通过更多直播间,包括线上店铺、包括合作达人,来全方位推进我们产品系列的迭代和更新,内销这块市场我们今年大概的金额会在两个亿元左右,大概上升50%左右。
据了解,即墨区共有外贸企业3000多家,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金属制品、家用电器等行业。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即墨区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打通内销堵点,拓宽内销空间,内外贸一体化取得了积极成效。
即墨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即墨区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邱瑛瑛:以“稳外贸、拓内需、促转型” 为目标,通过一对一政策精准赋能、 开展外贸转内销产品对接会、用活新媒体网络渠道,打破外贸企业与批发零售企业、电商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产销有序对接,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市场准入要求,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使国内国际贸易两个市场能够充分互动起来,循环发展。
(文字视频来源:蓝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