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要求,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审计观,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勇于担当作为,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审计结果看,各部门单位能够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一是落实财政政策积极有为。落实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帮助企业减负渡过难关;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0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重点功能区配套建设等17个重点项目支出,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实施压减一般性支出政策。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等重点领域保障力度。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6.7%、16.7%、25.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居民基本公共卫生人均补助等标准普遍提高。
三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持续深化。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资金拨付实现“无纸化”管理;印发《关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基本构建了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推进预算执行绩效管理。
一、区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0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136.35亿元,公共预算支出128.21亿元,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15亿元,结转下年4.9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65.28亿元,可用资金216.5亿元,支出200.63亿元,上缴上级及专项债券还本11.08亿元,结转下年4.79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精准科学
一是编制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预算与实际执行相差2倍。二是对2019年预算执行率较低的4个项目继续安排预算668万元,2020年执行率仍比较低。
(二)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财政专户资金80.43万元闲置1年以上。二是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281.71万元超过1年未消化。三是农业土地开发资金3768万元未调入公共预算。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不到位
一是项目储备不足,有8.24亿元预算资金未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单位,项目库储备功能未充分发挥。二是10个项目资金1.58亿元绩效批复程序不规范。
(四)其他财政管理工作还不严格
一是新增预算外暂付款1444.4万元。二是批复11项专项业务费预算未按规定压减10%。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6个一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全面审计,并按照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延伸核查了4个一级预算单位。从审计情况看,部门预算执行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及执行不够规范
一是因前期论证不充分、预算编制不准确等3个单位9个项目年度执行率不足10%,其中3个项目执行率为零。二是1个单位“三公”经费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相差34.43万元。
(二)公务支出规定执行不够严格
一是2个单位会议费支出8.83万元未执行“一次一结”制度。二是1个单位公务接待费3.35万元报销手续不全。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3个单位资产144.07万元未及时入账核算。二是2个单位已拆除的房屋113.57万元至2020年底未办理报废审核手续。三是1个单位应收未收房产租赁收入。四是1个单位4个信息系统未进行等级保护级别测评。
(四)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7个单位13个项目绩效指标设定不具体不量化。二是4个单位4个项目绩效自评未按照预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
三、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为促进区属国有企业规范、科学、健康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大局能力,对区属6家国有企业2020年底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职责定位不明晰,主责主业不突出
6家企业未严格按照区政府规定的企业定位开展业务,主责主业不突出,业务同质化严重。
(二)重大事项未履行审批程序
2017年至2020年,6家企业共有55笔对外投资143.31亿元(已实缴到位18.15亿元)、31笔对外借款27.34亿元、1笔对外融资2.68亿元、1笔担保6亿元、2笔增资4亿元未履行审批程序。
(三)部分投资项目风险较大
一是1家企业未经批准将3.97亿元投资高风险上市公司股权。二是1家企业未经批准将3.45亿元直接投向风险较大的股票二级市场。三是1家企业投资基金到期后未能收回本金和利息。四是2家企业投资中监管职责缺失或不到位。
(四)资产管理不规范,部分资产运营效益不高
一是4家企业共有98宗房产、土地长期闲置。二是1家企业自持的5宗资产涉及租金148.69万元存在未通过公开招租或竞价拍卖等方式确定承租方。三是1家企业1宗资产面积1915.17平方米,对外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合理价格约300万元。四是1家企业2宗资产招租底价低于评估价。五是3家企业未按协议约定收回租金3583.77万元。六是4家企业32.21万平方米资产被无偿使用。七是3家企业15.89万平方米土地、房产未在账上反映。
(五)企业设立的下属公司过多,部分子公司成为“僵尸”企业
一是6家企业拥有子公司等全资和控股公司178个,参股公司87个,管理横向、纵向层级过多。二是5家企业共有22个下属公司自成立至今未有业务发生,成为“僵尸”企业。
(六)部分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
一是 23个建设项目未取得相关手续即开工建设。二是 3个项目超合同进度付款2560.68万元。三是1个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收取履约保函涉及金额129.04万元。四是16个建设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
(七)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一是1家企业未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1家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少对账机制导致融资数据不符。二是4家企业未制定薪酬管理制度,职工薪酬未与个人的业绩挂钩。三是1家企业未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和“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
四、专项审计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情况
(一)河长制执行情况专项审计
从审计情况看,我区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全民参与,推动治水工作克难攻坚,全区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作体制机制运行方面
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部分镇、村级河长巡河时间少于规定时间,巡河里程少于规定里程。
2.水资源管理方面
一是自来水管网漏损率高,造成水资源浪费。二是2家企业无证取水。三是31个取水许可证过期未办理延续也未及时注销。四是41家企业超计划取水22.67万立方米,未按规定加倍征收水资源税。
3.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
一是1家污水处理厂未办理入河(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核。二是部分河湖管理岸线内存在3处违章建筑物。三是1处墨水河综合整治样板段工程于2020年1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但无河道主管机关审批。四是2处河道截污整治工程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方面
一是2个区位存在的雨污混流问题整改不到位。二是3个污水处理厂溢水口存在降雨时污水冒溢。三是截至2020年6月底,我区已办理排水许可及排水准接的企业共有94家,办证比例较低。四是部分农村污水处理模块的水质检测、日常运行及资产管理方面监管不到位。五是1处加工点违规排放污染物。
5.税费征收管理方面
一是2014年国家新规出台以来,我区污水处理收费征缴主体缺位。二是抽查5家公共供水企业和2家自备水源用水企业,2015年至2019年,应缴未缴(应收未收)污水处理费20267.57万元。三是3家企业应缴未缴水资源税(费)762.81万元。四是水资源税信息管理系统未有效利用。
(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审计
从审计情况看,我区较好执行了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安排、保障重点需求,激发了市场活力。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141.02万元被超范围标记为直达资金。二是1个项目推进缓慢,导致1500万元闲置未用。三是部分直达资金绩效目标编报不规范。
(三)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审计
重点对13个部门单位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大数据支撑审批能力不足,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存在业务自建系统与市政务服务平台不兼容,未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二是1个部门对“农村公共供水的监管”、“取用水的监管”等事项的监管数据未全部录入“互联网+监管”系统。
五、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2020年9月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共完成即墨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环秀湖二期等23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涉及投资额32.58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20个项目多计工程价款6.4亿元。二是2个项目部分经济合同签订不及时。三是1个项目4.2亿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六、审计查出问题处理情况
对审计查出的各类问题,审计机关均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
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按期整改。相关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指出的问题十分重视,坚持边审边改,有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已经得到纠正,有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下一步,区审计局加强跟踪督促力度,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具体整改情况将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七、审计建议
(一)全程跟踪问效,切实推动重大政策有效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完善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实现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全链条全过程跟踪问效。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清单管理,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精准施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将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绩效。完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科学精准编制预算。加强一般公共预算与其他三本预算有机衔接和统筹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快项目库建设,建立项目跟踪调整机制。压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机制。
(三)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落实各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实现产业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匹配。严格重大经济事项事前审批,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强化合规、风控管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健全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避免重大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审计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忠诚履职,不辱使命,发挥好审计监督保障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