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党建强队伍有新成果
党建引领更加突出,29个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更加有力,3个党支部被评为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6个星级基层所带动作用明显,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金牌讲师、优秀微课”“优秀案件主办人”等评选活动,全局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荣获青岛市场监管局第二届综合执法比武竞赛团体一等奖,1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1人获省市场监管局法律知识竞赛优秀个人。创新打造即墨区“即时予”党建品牌,获评青岛市网约配送行业“青暖红骑”党建子品牌优秀案例;持续深化“暖心驿站”“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骑鲁通”“暖新”服务试点获省级立项。
二、创新监管有新突破
实施流程再造,整合5个平台,积极探索“大事件、大融合”创新办理体系,构建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消费投诉举报集约受理、资源整合、繁简分流、高效办理,形成良性闭环。节约人力约20%,处置效率提升25%。
三、创新跨部门综合监管
牵头15个部门在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药品零售4个领域继续发力。“综合查一次、一次全查完”,实现监管服务效能最大化。为企业解决难题342个,企业迎检量同比缩减75%。获评山东省第一批跨部门综合监管“揭榜挂帅”重点改革试点创新成果。
四、围绕品牌质量强企
建立全区质量品牌培育库,对130家入库企业跟踪指导帮扶。指导2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2 家企业入选 2024 年山东省高端品牌企业培育名单。指导11 家企业入选第二批“青岛优品”品牌,1 家企业获得青岛市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建立青岛市首个“NQI质链基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聚焦知识产权惠企
新增专利授权量3900件,新增注册商标5200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5.8万件,居全省第8位。指导2家企业入选青岛市专利导航资助项目,5项专利成果入围中国专利奖山东省推荐名单。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21家企业申请专利质押融资8100万元,为10家企业申请专利质押贷款资助资金82.2万元。 新增专利授权量3900件,新增注册商标5200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5.8万件,居全省第8位。指导2家企业入选青岛市专利导航资助项目,5项专利成果入围中国专利奖山东省推荐名单。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为21家企业申请专利质押融资8100万元,为10家企业申请专利质押贷款资助资金82.2万元。培育17家企业立项市级标准化试点,1家企业立项5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指导1家企业获评5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指导企业制定各级标准46项。积极推进2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建设。
六、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分级包保责任完成率100%全区307家小作坊、2268家食品摊点全部落实登记(备案)管理。指导441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创建清洁厨房,完成率达100%。
七、守牢药品安全底线
靶向抽检药械120批次。完成药械化不良反应报告3597例。完成药品网售企业备案383家。
八、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核查处置异常设备323台,排查整改隐患250起。全区设备定检率达100%。
九、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抽检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成品油、汽车零部件、儿童及学生用品等重点产品500批次,同步做好不合格产品结果处理工作。
十、聚焦重点民生领域
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相关单位2200余家次,农贸市场违规违法案例查处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82%。聚焦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涉及51项监管要点的《学校食堂普法教育和违法风险点清单》,严管严查,发现并整治问题200余个。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完成3轮全覆盖督导检查,检查相关单位207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6份,立案15起。1起案件入选青岛市市场监管局“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针对城镇燃气安全问题,集中攻坚,检查相关单位203家,整改隐患26处。
十一、优化营商环境有新发展
深化服务型执法。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900余起,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案件283起。指导失信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1.6万余条。 引导企业主动纠正涉嫌失信行为800余个。
优化消费环境。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妥善处置各类投诉2.8万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50余万元。指导全区4处农贸市场通过规范化创建测评,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户7户。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集中销毁66.2万元假劣商品,立案查处555起。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活动,大力整治“鬼称”行为,上门检定电子秤5600台。
稳定市场秩序。监测各类广告6.56万条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8起。牵头32个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抽查各类市场主体4638户,覆盖率、完成率和公示率均达100%。
全力助企惠企。 开展“政银携手益小微”系列活动,为367家企业贷款8.62亿元。帮助387家外资企业完成备案变更。完成外资企业登记420家,提供咨询服务15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