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住建局创新工作思路深化政务公开 推进“口袋公园”共享共建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3-01-18

为推进城市品质建设,近年来,新建或改造提升40余处公园绿地,在规划建设中,注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各类园林景观小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识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根据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要求,2022年启动即墨区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通过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绿地功能,增加城市绿量。

一、高点谋划、统筹推进,提升“口袋公园”建设实效

坚持把“口袋公园”绿地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助推城市功能系统提升和城市品质精细打磨。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研究制定了《即墨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城区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布局,对口袋公园绿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高标准构建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助推城市更新提速。二是突出整体推进。根据城市建设和民生需求情况,每年集中攻坚一批公园绿地建设,利用几年时间形成成方连片、多点布局的整体效益,目前已完成11处综合性公园和 40 余处口袋公园绿地建设。今年聚焦城市更新,又制定《公园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再建成近 30 余处口袋绿地,使城区口袋公园达到 70 个左右,实现城区处处见公园、处处有美景。三是突出以民为本。将口袋公园建设列入区政府“为民要办实事”项目,区住建局将其作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政府开放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创建群众“出题”——政府“答题”——群众“点评”机制,充分吸纳群众对公园绿地设施、功能、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提高公园绿地建设的品质和实效。

二、创新形式、分类推进,增强“口袋公园”功能特色

立足公园绿地面积分散、开放性强等特点,区住建局创新建设理念和方式,坚持生态、文化、体育相融合,分类推进不同区位和定位的公园绿地建设,满足市民赏绿、休闲、健身等多样需求。一是撬动社会投资“补位”。为缓解财政资金压力,统筹房地产开发和口袋公园绿地建设,打破新建小区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界限,撬动社会资本力量,在小区周边空间打造“口袋公园”,建成后纳入区级统一管理, 实现了住宅小区品质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双提升。近年来,通过撬动社会投资建设的“口袋公园”达 20 处。二是既有绿地改造“升级”。对原有设施陈旧、苗木老化、功能不完善的小游园不实行大拆大建,而是按照顺势而为、突出特色的原则和拆墙透绿、园街一体的理念,利用现有的斜坡、河道、夹角等见缝插绿、因地布景,以最小成本实现老旧绿地旧貌换新颜。近年来,共完成御园小区北、潮海中学南等 16 处微空间改造升级。三是疏解腾退空间“增绿”。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拆违拆迁等,对疏解腾退的城市空间“留白增绿”,做到即拆、即绿、即整、即美。同时,全面梳理 城市边角地、废弃地、裸露地等,对符合条件的“见缝插绿”,结 合道路绿化、路口改造等项目同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打造“花 成海、树成林、草成片”的园林景观。四是注重功能融合确保“便民”。突出群众需求和历史风貌、人文特色等,因地制宜推行“公园+运动健身”“公园+音乐文化”“公园+科普教育”“公园+停车场”“公园+生态景观” 等建设模式,实现公园绿地由植绿、赏绿兼具便民、实用等融合功能。

三、多元参与、共享共治,实现“口袋公园”长效管理

“口袋公园”数量的不断增长,给公园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公园人管公园”模式已难以管理到位。针对公园绿地数量多、分布广、要求高、养护难的现状,区住建局在强化专业化管养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管理,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管理体系。一是打造市民“管家”队伍。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口袋公园”管理维护,依靠群众的力量看 护好“家门口”的公园。聘请 12 名热心市民就近担任公园绿地“管家”,定期加强实训指导,负责“口袋公园”绿地的园容园貌、设施器材、文明游园等情况监督看护,及时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以及接受市民的合理化建议。二是开展“啄木鸟”行动。结合创城工作,依托公园绿地“管家”和园林绿地养护人员,组建城区绿地“啄木鸟小分队”,围绕市民反映强烈的短板问题,对公园绿地、沿街绿地等开展地毯式巡访检查,为文明城市建设“找虫”“挑刺”,“啄出”问题、开出良方,确保公园绿地及城市绿地始终保持较高颜值。目前,已累计反馈、监督整改绿地缺株、苗木虫害等问题 407项。三是建立常态管护机制。研究制定公园绿地精细化管理办法、管理标准、检查考核机制,突出苗木日常修剪、补植、病虫害防治和设施器材定期养护维修等内容,促进“口袋公园”常管常治常新。同时,正在对“口袋公园”实行编号管理,建立详细的管护台账,并设立体现即墨文化特色的标识牌,探索研发公园绿地管理 APP,鼓励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认养认管公园绿地,通过线下“管家”+ 线上互动的模式,推动公园绿地管护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积极推进“共享共建共管”公园绿地活动,计划在部分公园绿地设置体现即墨地方文化特色的标识牌,通过“扫码”了解公园绿地知识,进行互动,让公众更多的参与城市治理的行动。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