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效
发布日期:2021-05-13


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紧紧围绕国家、省、市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以提升政务公开质量为主线,加大政务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平台建设,形成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质效。

一、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快构建政务公开工作新格局

一是制定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对照国务院部门制定的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并将目录与网站栏目关联。二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制定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决策、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政府信息动态调整等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抓好基层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积极推进环秀街道等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向村居延伸。

 

二、强化组织领导,打造业务素质过硬的公开队伍

一是制定政务公开联络调度机制。建立政务公开工作群,加强工作交流,分享经验做法,传达上级有关决策部署。二是开展政务公开轮训培训。组织部门、镇街分批参加为期2周的政务公开轮训,开展政务公开“云培训”,讲授政务公开新形势新任务,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政务公开队伍。三是建立政务公开网格。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员为媒介的政务公开网格,通过网格员群及入户走访,推进政策宣传普及

 

 

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把好公开属性源头认定

一是加大“五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严格落实“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加强办文办会公开力度,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会议,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积极开展重大决策预公开意见征集、结果反馈和决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加强对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实事项目等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公开;做好社会救助、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征地、公共文化体育、灾害事故救援等社会公益事业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扩大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规范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属性审查过程。规范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核稿流程,做好源头认定、审核把关和最终确定,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拟以政府或政府办名义印发的公文进行二次把关并提出政策解读要求,确保公开属性无误,政策解读到位。

   

四、持续做好依申请公开,确保答复合法、流程规范

一是优化流程,做好审核把关。结合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对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各单位的答复流程及告知书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答复工作规范严谨。二是督促检查,引入模拟申请。对全区依申请公开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引入模拟申请测试,促进业务单位迅速掌握办理流程,提高办件能力。

五、创新开展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按照“高效便民、实用新颖”的原则,即墨区制定政务公开专区“五统一”建设标准,着力打造“区级-镇街-社区”三级政务公开专区。为便于群众理解专区,区政府办制作了《一图看懂 政务公开专区》解读材料,并在“即墨政务网”开设“政务公开专区专题”,集中宣传。同时,不断优化政务公开专区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公开体验

六、规范政务新媒体监管,打造优质政府公报平台

一是制定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开展政务新媒体登记备案,明确政务新媒体内容发布和监督管理机制,定期检查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确保内容更新及时准确二是办好政府公报电子版,优化政府公报专栏,提供目录导航、内容检索、公报下载等服务;建立完善部门政策性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向政府公报报送制度,完善政府公报编校审发等办刊工作规范和制度体系,实现政府公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七、开展“政务公开宣传日”及“政府开放日”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开展“政务公开宣传日”活动。通过政策宣传、热点答疑和现场报名等方式,向市民介绍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疫情防控等相关政策措施,解答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群众报名参加“政府开放日”活动,增进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开放日”制度。明确时间安排、群众代表构成、活动内容等,以推进政务公开、落实便民政策、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邀请群众走进政府机关、了解政府运行、监督政府工作,全面介绍和展现政府机关的服务举措和工作成果,解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政务公开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决策部署。下步,即墨区将继续强化公开意识,健全体制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把政务公开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加快开创即墨区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