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2022年度全区教育体育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1-13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教育体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在优化布局、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精准发力,聚力打造“优学在即”惠民品牌,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教育根基更加稳固

加强对中小学党建工作指导,抓好党建品牌创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明确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方向。下发《区中小学党支部评星定级评分标准》《关于全面推行中小学党员量化积分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量化考核管理。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企业·万名党员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党政班子成员包联12个企业,机关在职党员包联222户家庭,在招生入学政策解读、家庭教育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帮助,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20余个。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组织220余名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参与“擂台比”,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二、以学校建设为重点,布局调整日趋合理

结合区人大“一号议案”办理,全面落实《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建成启用岘山小学、二十八中东部分校、蓝村国际陆港小学、书香幼儿园37处中小学幼儿园,数量创历史记录。投入630万元,对即墨一中、即墨二中等9处标准化考点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我区标准化考点功能。投资300万元,为60所学校配备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教学设备,提高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水平。

三、以招引赋能为抓手,师资素质显著增强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24名教师(其中公办幼师256名),选拔招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国家、省属公费师范生213。安排新招聘的农村义务教育段新岗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顶岗培训”,选派82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组织评选即墨区第二期名师培养人选、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人选。建立完善培训体系,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创建工程,打造“本土”培训团队。开展第一届“中层以上教育干部论坛”活动,143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亮绩赛绩,促进干部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提升提请区政府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质量稳步提高

2022年我区高考成绩实现再度突破:省前50名青岛共7名,我区占3名,位居各区市之首;特招线、一段线达线人数分别首次突破1900人、3000人,均创历史新高。推行“每校一品牌、每月一主题、每生一社团”德育模式,3名学生被评为“青岛市新时代好少年”。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等领域改革创新,我区“双减”工作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推广宣传。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十个一”项目行动,加强体育、美育等方面教育,我区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2所学校艺术作品获一等奖,青岛市第三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荣获21个奖项

五、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惠民水平全面提升

全面加强常态化防控管理,完善校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妥推进32处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5400余个,全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开设特色课程500余项,受益学生10万余人。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26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人次,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开展中小学配餐、食堂管理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维护学生切身利益。投入439.2万元,补助68所农村小规模学校,保障食堂正常运转。定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派出检查组近100个,检查学校580余所,排查整改隐患100余处。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完成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不超5%压减目标。投入200万元对9处镇街健身设施、器材进行维护更新,保障群众健身安全使用。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