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关于夯实五项建设加快推进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370215003002021036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1-02
发文字号 即教体字〔2021〕96号 发布日期 2021-11-02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教体字〔2021〕96号
生效日期 2021-11-02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索引号 370215003002021036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1-02
发文字号 即教体字〔2021〕96号
发布日期 2021-11-02
有效性
公文字号 即教体字〔2021〕96号
生效日期 2021-11-02
废止日期
制发机关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各中心校,局属各学校,相关民办学校:

为直面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着力提升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青岛市教育局工作要求,就夯实制度、课程、阵地、队伍和机制建设五方面,区教育体育局特制定《关于夯实五项建设加快推进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工作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健全工作网络,丰富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途径,扎实有效地开展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内容

(一)制度建设

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作用,规范好教师配备与培训、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

(二)课程建设

研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线上与线下、集体活动与个体辅导、校内关注与校外观察、外显表现与内心实际、心理教育与其他课程六个有机结合。

(三)阵地建设

用好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平台与载体,加强与妇联、卫生健康、公安、团区委、关工委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好学校心理辅导室与功能场所。

(四)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工作机构,建好用好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志愿者、家长、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专家学者六支工作队伍,强化工作开展,提高专业能力。

(五)机制建设

坚持“四个导向”:问题、需求、目标、结果;实行“四个管理”:台账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精细管理;畅通沟通、谈话、热线等工作渠道,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类、分层、分流开展与指导。

三、实施途径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普通中小学校可统筹相关课程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鼓励各学校结合学生、教师、家长不同受众分类整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二)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广泛运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心理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建立定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和心理建档转接机制。各校要探索建立心理测评(筛查)工具,各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对重点群体加大测评(筛查)力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转接机制。

(四)强化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应急、跟踪四项机制,对重点群体及时制定干预方案和救济措施,落实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

(五)完善心理辅导硬件建设和咨询(辅导)服务。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辅导)中心;各中小学要全部建好标准化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规范运行使用,安排固定的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开放不少于4小时)和专兼职心理教师轮流值班接待来访学生,及时向学生提供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

(六)规范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和培训培养。加强师资配备,每所中小学必须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超过1000人规模的学校必须配备专职教师,严格落实“每10个班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教师”的要求,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解决。教研科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在各类教师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

(七)深化学生压力疏导和心理服务团队作用发挥。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主动采取措施,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注意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注重关心帮助学习遭遇困难、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集体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谈话、团体辅导、朋辈帮扶、学生资助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纾解心理压力、提振学习信心、融入班级生活。组织好心理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用好区,学校的心理援助热线与心理援助邮箱;常态化开展“心理专家进校园”活动,通过专家心理大课堂、案例督导、心理门诊等多种形式,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八)加强家校联系与协同育人。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早期心理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积极寻求学生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的有效支持。用好“家长大课堂”“家长面对面”以及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学校等家校联系平台,每学期对学生家长开展至少1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引导和帮助家长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防止因家庭矛盾或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与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沟通协作和联防联控机制。按照重点任务分解台账(见附件1)扎实推进重点工作,确保重点任务按时完成。要全面梳理本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对照工作清单(见附件2),查找问题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二)加大经费保障。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年度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要加强经费监管,做到专款专用,重点用于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开展学生心理筛查等工作环节。

(三)强化督导激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向师生和家长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指导心理健康社团等工作可认同为相应班主任年限,并计入教学工作量;区教育体育局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阳光校园评比,并按照即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附件3)规定的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附件:1.重点任务分解台账

2.即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清单

3.即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即墨区教育体育局

2021年1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23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