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关于区委第三巡察组反馈意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24-04-19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37月上旬至9月下旬,区委第三巡察组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进行了巡察。20231123日,区委巡察组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区委巡察组反馈的意见中指出存在2类问题,并提出8项意见建议。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完全赞同和诚恳接受区委巡察组的巡察意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抓好整改落实。对照巡察反馈意见和问题清单,共梳理整改事项10个(其中问题清单事项8个,自查事项2个),已完成整改10个(其中问题清单事项8个,自查事项2个),整改成果中需长期坚持的8个。已建立长效机制3项,制定整改措施26条。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坚决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坚决把巡察整改上升到极其严肃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刀刃向内、自我加压,敢于直面问题与不足,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坚持把巡察整改结果与全局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举一反三,不折不扣抓整改、不折不扣抓落实。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领导,顶格解决巡察整改落实中重要问题,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高标准抓好整改工作落实。

三是开展“红脸出汗”。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局党组书记根据反馈问题及意见对班子成员逐一开展“红脸出汗”谈话,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严格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担负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层层压实压紧责任,按照职责分工明确问题清单、责任科室及整改时限,确保各项整改问题有责可循、有章可依。

四是认真督促检查。建立整改落实台账,一级抓一级,建立逐项销号机制,主要领导抓面、分管领导抓点,及时督促责任科室、责任人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整改落地落细、见实见效。

二、区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问题清单整改事项

1.落实党中央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不到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有差距

1)“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力度不足。2022年8月,市工信局建立“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要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注册,截至巡察时,我区规上工业企业注册342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55.9%。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召开巡察整改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措施。针对尚未注册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周对接工作机制,与有关镇街(功能区)进行“一对一”对接,解读“链万企”平台的注册步骤、功能板块,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平台注册。②通过现场走访服务、工业企业微信群等方式推广青岛市“链万企”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将平台注册地址转换为图片二维码,引导企业扫码快速注册,“链万企”平台注册企业数超过1200家。

2)“网上办”推行不够有力。全程网办推进缓慢,全局惠企惠才服务事项28个,目前无一事项能实现全程网办。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大力推进落实惠企惠才服务事项,摸排企业需求、人才需求,主动为企业送政策、做诊断、解需求,结合“走进去”活动,深入走访一汽大众、一汽解放、海联金汇等重点企业全年累计600余次。②组织有关科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兑现流程,利用电子邮箱等网络方式再造项目申报流程,建立长效机制,确定组织企业申报区级高质量政策时,企业只需通过邮箱提交原件扫描电子版材料,不需企业到我局递交纸质材料;其中需现场核验的项目,我局组织到企业现场审核时一并收取纸质原件进行核验,切实方便企业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3)政策执行不严格。牵头落实“亩产效益”评价企业试行差别化价格政策有缺项。2020年6月以来,对评定为D类(限制发展类)企业仅实施了用电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标准,用水、用气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尚未执行。

整改进度:已完成。

整改情况:①经过数据采集、数据核实、企业一对一确认、初评结果公示,完成了对全区符合条件的600家规模以上和117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评价结果已以区政府办文件正式下发,文件明确了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实施周期。②2023年12月,以专班办公室名义下发通知调度各部门差别化政策制定执行情况,截至2023年底标准地已出让109宗,涉及土地面积6461亩;2023年9月15日协调区发改局制定下发了《关于“亩产效益”评价企业差别化价格政策的通知》(即发改价字[2023]10号),2024年1月以专班办公室名义沟通发改局差别化价格政策落实情况,发改局反馈由供电、供水、供气专营单位负责落实。

4)政策制定质量不高。出台的《即墨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有效期至2024年底,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等活动属于长期过程,该政策无法产生长期扶持效应,难以发挥激励作用。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强化政策落实。已组织344家企业申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合计奖补资金1773万元。②强化政策延续。根据《青岛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2022年8月1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92号公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有关规定,现有政策《即墨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有效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政策到期后,将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会同各部门在广泛征求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基础上,精准掌握企业实际需求,持续加强政策优化和延续,确保助企政策产生长期扶持效应,切实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③强化持续服务。以实施现有政策为抓手,搭建供需对接、融资服务、技改提升等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平台建设、研发创新、技术改造等方面需求,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2023年来,已推荐1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我区零的突破;2家企业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企业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企业认定为青岛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企业认定为青岛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实施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重点项目305个;推动204个工业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30.9亿元,同比增长10.9%。

2.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有差距

5)工作主动性不强。组织“山东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认定工作政策解读和指导滞后,我区获得该认定的企业数量较少,2020年1家,2021年0家,2022年2家,传感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尚属空白。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总结反思我区认定数量较少的原因,明确奋斗目标及下步工作方向,加强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确保我区首台(套)工作取得新突破。②加大政策宣传。充分挖掘潜力项目,根据对企业技术、产品掌握结果,建立山东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培育库,目前,已有青岛永基重型机床有限公司、青岛海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项目)入库,并逐一与企业对接,为企业答疑解惑。③强化政策解读。制作政策解读PPT,一条一文为企业解读山东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认定工作政策,明确申报条件和要求,为企业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指导。

6)主动服务意识存在欠缺。2021年企业高成长奖励资金发放,主要安排各镇街及功能区通知相关企业,对超期未提交资料的企业,以企业放弃申领的方式予以处理,涉及17家企业21.55万元。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在组织申报和政策兑现时,从企业角度出发,对有时限要求的,提前做好提醒工作,并协调各部门帮助企业争取延期一年的办理时间;指导奇瑞汽车提前准备山东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增进提质”奖励申请,协助对接市级部门和税务部门落实指标、数据情况,高效完成审核、征求意见和推荐工作。②对照17家未申领资金企业名单,经与未申请奖励资金的企业对接落实,青岛坤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因退规、停产等原因未提报申领凭证,青岛皓杰包装彩印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放弃申领;同时,向企业宣传工信部门各级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助力企业发展。③在兑现中央节能减排资金、推荐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等工作中,与企业“一对一”联系和指导,确保惠企政策兑现落实落细。④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深入开展6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走访服务,会同各区位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宣贯各级惠企政策,建立规上工业企业问题诉求周调度台账,及时协调帮助问题解决。

7)助企服务韧劲不足。统筹相关部门推进工业企业办理土地房屋产权证不够有力,化解工业企业土地房屋产权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缓慢。2021年6月以来,具备产权办理资格的423家工业企业479宗地块,截至巡察时,有155家工业企业168宗地块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

整改进度:已完成。

整改情况:①走访全部镇街(功能区),调研汉缆海洋工程、正望新材料等74家申报企业,做好政策到期提醒,对符合文件适用范围和条件的企业应公布尽公布,于2023年12月31日公布了第十七批可按实施意见办理的企业名单。②在征求全部专班成员单位同意后,下发了《关于做好解决工业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收尾工作的通知》,提示政策时限,明确土地、房屋相关手续办理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③向各职能部门、镇街(功能区)下发了《关于提供工业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办理情况的通知》,调度企业办理进度,提醒办理时限,督促未办理企业按规定时限办理。截至2023年12月底,已累计指导665宗地块启动办理程序,其中284宗地块成功办理不动产登记证,解遗土地面积合计超过9000亩,房屋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

8)跟踪指导服务企业不到位。宣传工作不深入,增量项目培育不够有力,企业错误认为升规纳统后会增加企业负担,不愿升规纳统。纳统企业占比小,全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611家,占全部工业企业3%;2023年一季度新增纳统企业2家,二季度无新增纳统企业,后续新增储备不足。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明确纳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主动性,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确保纳统工作尽快取得实效。②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充分挖掘升规潜力,组织各区位全面梳理工业“三库”企业,实施动态监测,会同统计部门及各区位组织工业“小升规”企业申报。2023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法人单位69家、同比增长23.2%,季度摘星夺旗企业纳统指标排名6工业区市第2位。③结合四季度大走访工作,深入数字装备中心、通济新区等重点区位,走访通力电缆、汉能中科等拟升规企业,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宣传惠企扶持政策,挖掘年内可纳统企业,全年实现月度纳统企业8家、较去年增加2家。

(二)自查事项

9)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方面,有的惠企政策供给不精准,政策宣传、兑现落地不及时,政策红利释放不充分。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加强政策宣传。一是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培训活动。线上方面,组织300余家企业参加线上青岛市技改投资项目备案和惠企政策培训会;线下方面,先后到汽车城、数字装备园、龙山、龙泉等区位深入开展政策解读。二是结合“走进去”活动深入森麒麟、云路新材料等200余家企业开展“一对一”现场指导。三是通过“即墨工信企业之家”公众号、“即墨区工业企业交流群”、工信局网站等途径,及时将政策信息传达至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能够详细了解各级支持政策,畅通政策宣传渠道。②加强政策落实。主动作为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支持,2023年全局帮助企业争取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中央节能减排补助等上级专项资金2.83亿元,惠及300余家企业。

10)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方面,党组未定期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整改进度:已完成,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①按时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自整改以来,共学习第一议题6项。②召开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剖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三、今后整改工作打算

集中巡察整改以来,局党组上下能够提高政治站位,始终高标准、严要求面对巡察整改,直面问题不足,但与上级巡察整改要求仍有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举一反三不够全面。能够对巡察反馈问题严肃整改,但对举一反三潜在问题思考不深,以点带面考虑不够。例如“主动服务意识存在欠缺”,虽然已对针对问题清单中事项进行了靠前服务,但在部分其他惠企惠才工作方面主动服务意识仍存在不足。

二是个别措施不够深入。例如“政策制定质量不高”问题,政策制定大多按照上级规定动作开展、按照规范程序组织,主动靠前、提前谋划仍不足、不深。

三是主动求变不够强烈。平时做了大量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企业工作,但存在循规蹈矩的现象。例如“网上办推行不够有力”问题,在无法借助现有各级平台实现“网上办”情况下,暂时依靠电子邮箱实现“网上办”,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争取平台使用权限的意识仍不够强烈。

下一步,局党组将严格按照本次巡察整改要求,立足实际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抓好落实。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落到实处,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不断强化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事前事后监督责任落实,不断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

三是注重整改实效。整改结束后,定期开展“回头看”,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整改问题长效长实,及时总结整改经验,研究制定科学长效工作机制,把整改成果不断深化落实到业务工作中来。

欢迎广大党员干部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66091600;邮政邮箱:青岛市即墨区宁东路166号科创中心A508室;电子邮箱:jmqgxj@qd.shandong.cn。

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

20244月19日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