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审计具有信息面广、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的特点,是经济运行的“探头”。2025年,我们将做实常态化“经济体检”,密切关注财政、金融、企业等重点领域,深入揭示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筑好“防火墙”,当好“护航者”,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引导金融“活水”向实而流。重点开展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着力关注金融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推动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把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着力关注资产质量、合规经营、财务管理、法人治理等情况,发现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持续推进内部管理、降本增效、风险防控等工作;着力关注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使用,以及网络和数据安全情况,助力数字金融建设,推动金融服务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
赋能文化“食粮”繁荣发展。文化企业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今年,我们将重点开展省属文化企业改革措施和资产负债损益专项审计调查,涉及影视传媒、图书出版、文旅融合等领域,关注企业实施强主业行动、改革重组行动等改革措施落实情况,查看文化经济政策引导、激励保障作用发挥情况,助力企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关注企业重大决策、资产质量、风险防控等情况,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强化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风险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关注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筹情况,助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增添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动能。
推动融资“通道”安全高效。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今年,我们将采取省市县联动的方式,重点开展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政策执行和经营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聚焦增强担保合力、强化银担合作,关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情况,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减量增质”、做精做强,形成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竞争有序、稳健运行的体系;关注融资担保政策执行情况,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坚守准公共定位,进一步发挥支小支农作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监督检查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奖补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促进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助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