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推动墨城社区治理 近几年来,我国社区治理在基层治理中展现出来的向心力、感召力、战斗力令人钦佩,社区治理体现了我国基层治理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随着社区群众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随着行业体量不断增大,以及国家政策调整,物业管理矛盾显现,给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当前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约束物业企业的硬机制相对缺失。国务院先后于2016年和2017年取消了物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任何符合要求的自然人都可成立物业企业,任何企业只需在其经营范围内增加物业管理、服务事项即可从事物业管理业务,导致物业企业进入门槛降低,“零门槛”成为诱发物业服务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物业管理工作合力还需持续加强。物业管理涉及综合执法、住建、规划、环卫等多个部门,涉及居民的水、电、气、暖、有线、宽带等多家专营企业。现行法规规定,物业企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专营企业终端服务问题有发现、劝阻和向部门报告的职责,疲于向居民解释因果,并且由于少数部门、专营企业以及部分业主不熟悉法规,认为所有问题都应由物业企业处置,导致投诉信息传导不及时或者路径不对,造成许多重复投诉。
(三)老旧住宅小区推行物业管理难度大。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逐年老化,基础设施维护成本高,且小区以零星住宅居多,物业服务成本加大,老旧小区按市场化运作推行物业服务企业进驻难度加大。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及时推进政策的执行与落地。上级政策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出台谨慎,基层更是无法随意拓展上级规定,因此建议基层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安排落实适合本地情形的条文与细则,更好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并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效果和问题,进而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应建立有力的执行机制,包括制定明确的责任制等。
(二)进一步理顺各部门物业管理职能。一是建议明确物业管理的统领机构,整合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处置清单,依托小区物业公司为主阵地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二是在物业公司的统筹协调情况下,在各小区设立专栏,醒目提示纠纷矛盾的直接投诉反馈单位和电话,让人员和信息都能少跑腿、少走弯路,直接、高效的解决矛盾。
(三)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议区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机制,争取上级发债配额等,同时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继续分批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或者拆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探索实施税费减免和资金补助。减免老小区垃圾处理费,进行政策性物业费补贴,防止物业弃管,规范物业企业退出行为,建立企业履约保证金制度,用以保证企业信守合同,诚实经营,以及非正常退出后过渡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