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关于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12-17
收藏
纠错 建言
文号 会字第132号 年度 2024 类别 城建城管
代表姓名 解本军
工作单位 即墨区龙泉街道鑫泉村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代表
文号 会字第132号
年度 2024
类别 城建城管
代表姓名 解本军
工作单位 即墨区龙泉街道鑫泉村
承办单位 即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附议代表
建议内容

一是强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分类建设。口袋公园面积小、分布零散,需要根据周边居民的时间、空间行为模式等特点明确分类和定位,确定公园主题然后实施建设。结合口袋公园建设地点周围市民的使用需求,对原有场地统筹细分,进行功能上的详细改造,以此来增加灵活性和实用性,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从使用时间上来讲,老年人的使用时间最多,他们需要聊天的场地、简单的活动器械等,其次是儿童,儿童活动场地要提供不同的游戏场地、宽敞的活动空间、以及一些趣味性的设施,周围还要保证视线的畅通,旁边设置健身器材、休息设施,青年人主要是下班以后会需要在户外空间进行跑步等活动,需要设置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对不同的人群在功能上有多元化配置。做好“建管”衔接,既要做好前期规划建设,也要做好后期精细管理与维护,构建制度完善、标准明确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做好管护养护工作,使公园的使用更加可持续,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 

二是明确公园主题,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一定要融入周边街区和社区,要充分考虑人对当地空间环境使用上的生活习惯,在材料、功能布置、植物的选择上,尽可能去选择适合当地居民的,具有地域性的,从而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原真性,与周边的城市环境形成有机整体。口袋公园的建设原则为小而全,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要有休闲区、健身区和儿童活动区等,在狭小的空间内保证功能的完善就难免失去特点,因此要从小处着手,在公园的设计上要避免“千园一面”,统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于有历史文化遗存、文化积淀的特定场所和记忆空间比如一些历史街区,有机融入文化元素,确定一个公园主题,突出一个特色,打造“一园一品”。 

三是围绕群众需求,主打便民惠民功能。城市更新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政府、市场、公众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让“小口袋”装满“大幸福”。口袋公园的服务群体是周边居民,因此要鼓励公众对公园建设的全过程参与,在设计之前进行前期社会调研,从群众使用的角度考虑,接受公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口袋公园设计的合理性、针对性,强化口袋公园的应用效果。探索公园和空间功能要素的组合,增加公园便民利民的功能价值,比如“公园+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公园+农贸市场”方便群众日常生活,“公园+停车场”解决老旧城区停车难题,“公园+微商业”实现利民增效等,让城市绿地更亲民更有温度。

答复意见
答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