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发布日期:2021-12-03

药物代谢:
①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老年时肝重量减轻,成年人(20-40岁)肝重约1200克,老年人(71岁)以上平均肝重仅约741克;

②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

③肝血流量在60-80岁减少40-45%;
④老年人特别是营养不良时肝合成蛋白的能力减少,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结果可使血中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多,血药浓度增高。因此老年人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哌替啶、吗啡、保泰松、地西泮、氯丙嗪、洋地黄毒苷、水杨酸盐等,尤其是同用几种药物时由于竞争性结合,导致药物血浆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而出现更多的副作用;
⑤吸烟、饮酒、疾病、临床用药、饮食等诸多因素均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
⑥选用某些需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时更需考虑上述特点,例如可的松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而发挥作用,应尽可能应用氢化可的松而不用可的松。老年人代谢茶碱的功能比青年人低35%,阿普唑仑、利多卡因、甲磺丁脲等的代谢率亦随增龄而明显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红霉素和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合用,可升高他汀类的血药浓度,增加肌病的危险性。因此老年人应用经肝脏代谢,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应减少剂量,通常是青年人的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