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即墨区卫生健康领域重点监管事项清单
发布日期: 2022-05-30

序号

检查

事项

检查内容

检查

对象

事项

类别

检查

方式

实施

层级

监管依据

1

学校卫生检查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学校落实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情况;学校落实饮用水卫生要求情况。

学校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卫生部令第1)1990425日国务院批准,19906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十八条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

2

消毒产品的检查

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抽查内容:消毒产品及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使用原料卫生质量、消毒产品和物料仓储条件、消毒产品从业人员配备和管理情况、消毒产品卫生质量。2.在华责任单位抽查内容:工商营业执照、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卫生安全评价报告、进口消毒产品卫生质量。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在华责任单位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221日通过,2004828日修订,2013629日修正))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四)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消毒管理办法》(2002328日公布,2016119日、20171226日修订)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一)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二)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四)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六)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3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检查

作业场所、清洗消毒设备或者设施、生产用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餐具、饮具的出厂检验、餐具、饮具的包装标识。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食品安全法》(2009228日通过,2015424日修订,20181229日修正)

第五十八条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作业场所、清洗消毒设备或者设施,用水和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卫生规范。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当对消毒餐具、饮具进行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当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应当在独立包装上标注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内容。

第一百二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用水,使用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出厂的餐具、饮具未按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消毒合格证明,或者未按规定在独立包装上标注相关内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

4

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

1.血站抽查内容:机构和人员资质、献血者管理、血液包装、检测和储存等;2.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抽查内容:机构及人员资质、脐带血采集、制备及储存、血液检测、供应和运输等

血站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献血法》(1998101日起施行)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血站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4号,200631日起施行,2009327日第一次修正,2016119第二次修正,20171226日第三次修正)

第六条卫生部主管全国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机构和人员资质、献浆员管理、血液检测、原料血浆的供应及包装、储存、运输等

单采血浆站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8号,19961230日发布并实施,201626日修订)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原料血浆的采集及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对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检查并进行年度注册。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卫生行政机构每半年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进行一次检查。

《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8号,200831日起施行,2015527日第一次修改,2016119日第二次修改)

第五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单采血浆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5

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检查

1.放射诊疗许可情况;2.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4.放射诊疗场所、设备检测情况;5.质量控制情况;6.放射防护设施及放射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情况;7.对患者、受检者、陪检者的放射防护情况;8.职业病人管理情况;9.放射事件预防处置情况。

放射诊疗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24号,200251日起施行,20111231日、201672日、2017114日、20181229日修正)

第九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八十七条对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监督管理,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121日起施行,201479日、201932日修正)

第三条第二款国务院公安、卫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有关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6号,200631日起施行,2016119日修改)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2007111日起施行)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有关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二)放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三)人员培训、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及其档案管理情况;(四)《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及相关信息记录情况;(五)放射工作人员其他职业健康权益保障情况。

6

医疗机构的检查

1.医疗机构资质管理情况;2.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情况;3.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情况;4.医疗技术、母婴保健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管理情况;5.医疗文书管理情况。

一级以上医疗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191228日,202061日起施行)

第七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61225日,201771日起施行)

第五条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202231日起施行)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医师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1026日通过,201351日实施,20184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

《广告法》(199410月通过,201810月修正)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护士条例》(国务院令第517号,2020327日,国务院令第726号修订)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199491日起施行,201626日第一次修订,2022329日第二次修订)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备案和校验; ()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处罚。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1号,2018101日起施行)

第六条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2号,2005111日起施行,2013127日,201626日修改)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执业医师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202012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修订,202161日起施行)

第七十一条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使用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进入医疗机构,查阅、复制有关档案、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七十三条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对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违规使用以及与大型医用设备相关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情形的,应当立即纠正,依法予以处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6卫生部令85号,20192月修改)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的督导检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281日起施行)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00751日起施行)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0号,2016111日实施)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号,2018111日起施行)

第七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2122卫生部令第19号发布,2016119日修正)

第四条卫生部(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6月国务院令第308号,20223月修改)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一)依照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二)对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四)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六条卫生监督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证件。卫生监督人员可以向医疗、保健机构了解情况,索取必要的资料,对母婴保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得拒绝和隐瞒。卫生监督人员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14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日常监督管理。

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15)。

第四条卫生部主管全国人类精子库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精子库的日常监督管理。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7卫生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11号,200812月补充规定二)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外经贸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5月国务院令第491号)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201610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1号)

第四十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全国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检查、督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全国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检查、督导。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7

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的检查

供水单位卫生许可、供管水人员、水质检测、供水设施等卫生管理情况,供水水质情况

日供水千吨以上集中式供水单位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221日通过,2004828日修订,2013629日修正)

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四)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199711日起施行,2016417日修改)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即墨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20096月即墨区人民政府令第212号)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卫生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农村供水水源、供水水质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定期组织有关监测机构对水源水质进行化验、检测,并公布结果。

8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查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情况;2.仪器设备、场所和人员情况;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开展情况;4.专业技术人员从业情况;5.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情况;6.信息报送、公开情况;7.档案管理情况;8.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情况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24号,200251日起施行,20111231日、201672日、2017114日、20181229日修正)

第二十七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4号,202121日起施行)

第七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指导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双随机、一公开”的规定,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事中事后监管。

9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检查

1.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资质批准和计量认证情况;2.开展技术服务活动范围;3.出具的评价或检测报告情况;4.专业人员配备情况;5.仪器设备和场所情况;6.是否出具虚假证明文件;7.资质证书使用情况;8.质量控制、工作程序情况;9.档案管理情况;10.管理制度情况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4号,202121日起施行)

第四十九条 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评价等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另行规定。

10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人员备案/资质、依法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15326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5号公布,根据20192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等4件部门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辖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管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做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一)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二)按照备案的类别和项目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情况;(三)外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四)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情况;(五)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疑似职业病的报告与告知以及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报告情况;(六)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管理情况等。

第二十二条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辖区内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对本辖区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11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检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及人员备案、依法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

职业病诊断机构

重点检查事项

现场检查

省、市、县卫生健康部门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6号,自202114日起施行)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范围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一)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二)规章制度建立情况;(三)备案的职业病诊断信息真实性情况;(四)按照备案的诊断项目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五)开展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参加质量控制评估及整改情况;(六)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和培训情况;(七)职业病报告情况。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