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生活新风尚。而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作为普通民众,为了帮助缓解疫情期间愈发紧张的垃圾处置资源,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疫情期间产生的口罩等又该如何进行分类处理呢?
口罩
作为疫情期间“最亲密”的口罩,可不是随随便便扔进有害垃圾桶这么简单。
错误示范:
1.拿微波炉微波一下,结果着火了。加热口罩会破坏口罩内部结构。
2.拿回家用酒精喷喷。自以为消灭了上面的病毒,实际上戴上这种口罩基本属于“裸奔”。
回归正题, 口罩的回收可分为两类:
1.普通人日常佩戴的口罩:因其风险相对较低,可作为其他垃圾处理。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人,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酒精等消毒液,喷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可使用垃圾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
2.对于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扔至废弃口罩专用桶,作为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理。
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做好疫情期间的生活垃圾分类,也是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实实在在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