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河湖美丽蝶变 群众幸福加码——即墨区推行河湖长制五周年综述
发布日期: 2022-11-11

一条穿行于山林、乡间、茶田、花海的碧绿丝绦,流水潺潺、花木葱郁、亭台错落,在即墨东部大任河河畔休憩健身、欣赏美景、合影留念,品味民风民俗、感悟传统文化、体验当地特色,逐渐成了青岛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昔日杂草丛生、满目苍凉的臭水河,如今变成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河湖长制的全面推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11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4月,即墨区印发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区河湖管护工作拉开新序幕,河湖水生态水环境逐渐蜕变。

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即墨高位构建起由区、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其他党政领导担任河湖长的组织体系,区、镇、村三级共设立河湖长800余名,实现每条河道、每座水库有人管、有人护。建立落实会议调度、信息共享、督查督办、考核验收等制度,区总河长签发3次总河长令,组织20余次河湖长制工作会议,推动河湖长制落实落地。2021年起,实施“抓镇(街)促村(社区)”考评工作,以镇街为单位对每名镇级河湖长履职情况进行月考评、季综合、年考核,今年已累计完成巡河4.8万余人次,全区上下形成党政同责、高位推动的工作态势。

河湖管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依法划定全区150条河道、40座中小型水库、32座中型水闸管理和保护范围,为河湖问题认定整改、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提供依据。围绕3年建成美丽幸福河湖的目标,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因地制宜、因河而异,科学编制了“一河(湖)一策”综合整治方案(2022-2024年),并对14条区级河道进行健康评价,为未来3年河湖治理和管护提供规划指导。制定莲阴河、店集河等15条重点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确定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重要河道岸线有效保护、有序开发提供支撑。

河湖清违治乱不断走深走实。自2017年“清河行动”起,即墨区持续向“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亮剑,逐渐形成“问题交办—专业处置—效果反馈—现场核查—督察考核”的闭环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结合“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兴实干之风,通过以上率下“抓”、自上而下“督”,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河湖水安全水污染水生态水环境隐患”“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等专项行动,并加大督导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先后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000余处,一大批“违”“乱”“污”问题相继解决。同时,加快智慧水利、数字河湖建设步伐,今年即将完成县域数字河湖平台创建,推动实现河湖水环境智能化监控、智慧化监管。

河湖监管方式不断丰富拓展。坚持共治共享理念,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护。在每条河道、水库流经的沿河村庄设立河湖长公示牌,公开联系人、联系电话、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等信息,引导社会参与监督。2017年,全区聘用民间河湖长444名,招募志愿者611名,组建志愿护河队62支,落实管护人员201名。今年,利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的契机,更新设立一批河库管护员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提升河库管护力量。2021年出台监督举报奖励办法,对12种河湖违法违规行为进行100-1000元的奖励。今年,将“有奖举报制度”与“移动积分兑换”相结合,开发“墨城护水”微信小程序,群众可随时反映河湖问题,推动全民护水齐参与。

河湖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向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河湖长制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美丽河湖的殷切期盼。近年来,即墨区深度融合水质提升、文化发掘、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多元素,对23条(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2020年、2021年,即墨区大沽河、洪江河、莲阴河、龙泉河、大任河、王演庄河6条(段)河道获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从健全河湖长制制度建设、800余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到治水行动遍地开花,再到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即墨区河湖长制落实正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焕发勃勃生机。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