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德馨小学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青岛市即墨区德馨小学
2023.9
青岛市即墨区德馨小学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为使我校在发生地震时,迅速妥善地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
(一)临震应急
本预案适应学校在发生地震前,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时期作出的反应。
(二)有感地震
有感地震是指震区学校师生普遍感觉到,但尚未造成直接灾害的地震。
(三)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二、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1、学校抗震救灾办公室
(1)主任:学校校长(乔彩花)
(2)副主任:分管安全副校长(王树信)
(3)成员:所有班子成员及班主任和所有教师。
2、学校抗震救灾办公室主要职责
在学校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校长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任副总指挥的抗震救灾办公室。
(1)主要负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险情,在震后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重特大事故办公室报告贯彻落实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示情况,协调解决相关人员在应急处理中的问题及通讯联络工作。
(2)负责事故现场抢险处理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的实施,调度各组协调工作。
3、成立抗震救灾工作小组
(1)情况信息组:学校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及时了解地震灾情及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随时与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及时反馈信息,确保上报下达,信息畅通。
(2)救护组:学校分管卫生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负责组织、联系足够的医疗救护队伍、车辆赶赴现场;设立现场临时抢救中心,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联系医疗卫生部门参加抢救工作。
(3)抢险组:负责立即向上级汇报,负责联系相应的医疗救护队伍、车辆赶赴现场,设立现场临时抢救队伍,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
(4)保卫组:由学校保卫科科长任组长。负责维护治安秩序,保障交通畅通,并积极参加抗灾救护工作。
(5)安置组:由学校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负责转移、安置因地震而受到侵害的学生、教师等相关人员,并临时解决吃、穿、住问题,协助做好受伤人员转移、救护工作,负责对死亡者尸体处理事宜。负责筹备和解决处理抗震救灾所需的装备、设备等方面的经费,统一安排解决指挥中心及所需办事机构的办公经费。
三、应急处理原则和要求
发生地震,学校要迅速作出以下反应:
(一)发生地震后,学校要采取紧急措施抢救伤员、疏散师生,并在第一时间向市教体局指挥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灾情。(乔彩花)
(二)各工作小组接到指挥部命令后,要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力量赶到指定位置,并根据现场处理指挥领导小组的要求,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紧张有序的进行处理工作。(王树信)
(三)各工作小组达现场后,首先请公安部门设立警戒线,会同查清现场情况,排除险情后,再开展其他处理工作。学校必须严格保护现场。因抢救受伤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同时,要把抢救受伤人员、保护国家财产和群众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要保证抢险人员的绝对安全,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丁选思)
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学校要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指挥中心。(王树信)
五、发生地震报告电话
1、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81726566
2、消防:119
3、交通:122
4、卫生:120
即墨区德馨小学抗震救灾领导小组
组 长: 乔彩花 学校支部书记
副组长: 朱建磊 学校校长
王树信 学校副校长
成 员: 丁 华 学校副校长
王莉莉 学校副校长
黄兆慧 学校副校长
宋文坚 学校工会主任
朱 磊 学校总务副主任
张 莉 学校教导副主任
姜法金 学校教导副主任
季 强 学校副教导主任
马云娜 学校副教导主任
于 伟 学校副教导主任
孙秀盼 学校副教导主任
王英静 学校副教导主任
姜福海 学校副教导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王树信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81726566 13791968758)
青岛市即墨区德馨小学
二○二三年九月
地震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报送单位:即墨区德馨小学(盖章) 时间:2023年8月29日
名 称 |
即墨区德馨小学抗震救灾应急预案 | ||||||||
编制单位 |
即墨区德馨小学 | ||||||||
通信地址 |
即墨区文峰路599号 |
邮政编码 |
266200 | ||||||
承办单位或部门 |
即墨区德馨小学办公室 |
联系电话 |
81726566 | ||||||
报送人 |
王树信 |
联系电话 |
13791968758 | ||||||
备案说明:
本预案于2023年2月制定,自2023年9月起在学校执行。
| |||||||||
审核意见:
审核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
备案时间 |
档案号 |
||||||||
登记人 |
联系电话 |
备注:备案说明应注明本预案是初始制定或修订;修订的重要内容;实施时间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本登记表一式二份,由报送单位与备案机构分别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