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远,善领者众”,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虽然疫情让我们隔屏相望,但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3月22日,齐鲁科学大讲堂第63期如约而至。“停课不停研”,这场属于科学人的饕餮盛宴一定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得知识,取得成长的力量!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教学视频及教后反思展示;第二环节是专家评课;第三环节是由省教科院卢巍主任总结。
第一节课是来自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杨文英老师执教的《空气与生命》。
杨文英老师执教《空气与生命》一课中,很善于运用评价语,为孩子的精彩表现提供了鼓励和支持,孩子获得自信,思维更加敏锐活泼。老师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大胆放手给学生,符合我们的学科规律。本节课最后补充二氧化碳的作用,让科学探究又回归生活,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
第二节课是来自泰安市泰山区岱庙办事处粮食市学校吴多圳老师执教的《空气的成分》。
吴多圳老师执教的《空气的成分》一课中,用小魔术激趣导入,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立足于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实验细节,让探究更准确,此外涉及的三个实验,由简入繁,步步深入,符合孩子认知规律。本节课既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既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又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第三节课是由肥城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孔令强老师执教的《空气变热了》。
孔老师执教的《空气变热了》一课,以怎样让风车飞起来这个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随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去实验,力求孩子们能亲身体验空气变热带来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整节课孔老师通过让学生猜想、画示意图和做试验等各种形式,让孩子去突破本课难点,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
三位老师在课例展示结束之后,分别对自己的课例从教学思路和课堂不足两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第二个环节是由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核心作者王立同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
第三环节是由省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主任做了精彩总结。
卢主任提出,小学科学中实验很重要,在教学上它要体现出其在教育上的功能价值,也希望齐鲁大课堂能解决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卢主任对《空气与生命》,《空气的成分》,《空气变热了》三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卢主任指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承载着重要的作用,老师们要提前规划,做到详细,要很好的体现出其教育价值。实验设计要符合当前孩子的认知规律,多角度调动他们,培养孩子们的思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