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中学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渠道之一,多年来,学校在上级各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逐渐改进办学条件,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体育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鼓励体育教师积极投身体育教学改革,例如:1.在体育课上充分发挥学生互帮互助的方式,起到1对1改进技术动作的效果。2.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改变原有的学生统一进行一种活动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薄弱项目,素质分组进行有针对的练习。3.结合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检查指导学生体育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且能够起到分层辅导,分层检查的效果。4.认真开展各体育队的日常训练工作,深入研究体育高考政策,有针对性的布置训练计划,体育高考标准逐年提高,我们也相应将体育训练调整为一天两练。经过一系列的经验总结和摸索,我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改善。
二、教师配备
学校现共有专职体育教师19人,本科学历18人,研究生1人。老中青年龄比例搭配合理,教师个人业务素质较高,健美操特长教师3名,田径特长教师8名,篮球专项2名,足球专项2名,排球专项2人,武术体操专项2人。
三、经费投入和场地设施
上年度体育经费投入总计8.6万余元。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合理使用运动空间,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方面得到保证。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以“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为目标。学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1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上年度,我校学生体质状况明显提升。
五、工作特色与亮点
(一)校本课程促发展
在上学年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经探索、改进,校本课程又增加了健美操、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多种项目供学生们选择。体育校本课程的人数也由35人降至的30人左右,校本课的课堂小了,但环境更好了。
探索优质教育途径,提升育人水平,推进我校教育特色化发展,创建品牌教育,这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初衷。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最大可能地提高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其为学生发展服务;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是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二)校运动队逐渐崭露头角
由于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所以运动队的组建也是在探索中进行,根据体育教师不同的专业方向,我校组建了学校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体育生活,也为今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不仅仅是目前中小学体育工作中的焦点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
省教育厅从2018年开始进行体育考试形式的改革,将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过渡成为过程性评价,将体育课出勤率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评价范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及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并逐渐缓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必须将这项改革措施执行好,不能流于形式。
(二)校园运动安全问题
校园运动安全伤害事故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担心出现安全问题,不让学生进行激烈的篮球或者足球运动,因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家长往往会找到学校讨问说法。体育教学运动安全的职责不明确,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模糊,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全市范围内对安全问题的处理条例,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