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我校积极改进艺术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努力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人人享有艺术,人人参与艺术”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并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现将我校艺术教学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即墨区第二中学创建于2014年9月,是即墨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约260 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规模涉及120个教学班。现有初中部41个教学班,在校生1960人;高中部83个教学班,在校生3807人。教职工570人。
二、学校艺术管理工作
我校始终坚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核心,全面落实“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育智,健全人格;艺术育体,全面发展;艺术育情,张扬个性”的教育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教学指导处、学校团委和部分艺术(音乐与美术)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和艺术教育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教育艺术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全校教师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艺术教育是学校的窗口,改变着师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
加强硬件配备,满足艺术教学工作需要。我校配备音乐教室7个、合唱排练室1个;舞蹈室2个、器乐排练室1个,美术教室3个、书法室1个、国研室1个、版画室1个、素描室1个、泥塑室1个,并按照有关规定配齐配足了音乐器材、设备,每一个专用教室使用、活动记录完善;每一个器材室按照要求配有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做到记录详细、账物相符,器材保管妥善,使用率高;每年对消耗性器材设备给予更新,基本满足课堂教学要求,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
抓好艺术团队建设,培养艺术人才。我校从艺术教师队伍中选拔业务能力突出、对口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每支艺术团队的专业辅导教师。除认真扎实的社团训练以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定期举行艺术团学生才艺展演,在展演和平时的训练学习中评选出最佳社团团员和优秀特长生,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艺术的信心和勇气。从有艺术兴趣爱好的学生中选拔每支艺术团队的队员,并定期扩招新队员。每个艺术团队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艺术团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翔实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每一课时的训练内容,做好训练记录,严格控制训练课队员出勤。
为提高艺术团队的专业水平,我校积极创造学习和培训机会,如:聘请校外社会各界艺术专家莅临我校进行指导:参加校外组织的各项培训等等。我校创建了师生书画展厅、艺术长廊、书法天地等,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成功举办校园艺术节,书画展、器乐、舞蹈、声乐、朗诵等各项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健全艺术团队评价考核制度,提高艺术教育水平。目前,我们组建的艺术团队主要有:音乐专业:合唱、舞蹈、器乐;美术专业: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画、素描、版画、色彩等兴趣小组。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训练,各个艺术小组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2020年即墨艺术节比赛中,器乐团获得了即墨一等奖,并代表即墨区参加青岛艺术节展演,获得二等奖,舞蹈团获得了即墨区二等级的好成绩。2019年我校教师合唱团在即墨区宣传部组织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中获全区一等奖,同年区教育局组织的艺术节中获我校学生合唱团获得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课本剧获即墨区二等奖。在2018年的市艺术节比赛中我校合唱、舞蹈、器乐均获市一等奖,参加市艺术节美术书画现场比赛的六位同学均获的一等奖。其中我校舞蹈队、合唱队代表即墨区参加青岛青年艺术节比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今年的市艺术节比赛中我校的高中部合唱、舞蹈、课本剧、器乐共四支参赛队伍均获即墨区一等奖,其中舞蹈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初中部的舞蹈、课本剧、合唱三支参赛队伍均获即墨区一等奖。参加市艺术节美术书画现场比赛的六位同学三名同学获的一等奖,其他三名获得即墨区二等奖。在2015年的全国五艺展活动中,作为青岛市艺术课堂教育特色,我校成功展出书法作品14幅,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每年5月份在我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音乐、美术学科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内容进行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正规化的基础上,按省教育厅特定的音、美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努力优化教学环节,达到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中探究彰显学校特色的研究案例,使我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中得到具有特色的美育教育。
我校现配有专职音乐教师20人,美术教师14人,均为青年教师。我校切实按照上级要求开设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加强音体美教育教学研究,实行工作室管理制度,艺术课选修课根据学生爱好,实行选课走班式开课,保证音体美师资配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我校每班每周开设音美课各一节。在教研教学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1.每一节课的备课都实行个备——集备——二备流程;2.每人每学期出示一节交流示范课;3.每人每学期至少6篇教学反思或教学心得;4.每人每学期都有一本业务学习笔记;5.学校每学期为教师们至少提供5次外出培训的机会;6.学校为每一个备课组至少订阅一份业务学习材料。
建立“说、听、评”课制度,加强随机听课,建立反馈机制。督促教师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备好教案,严格教学常规,规范教学环节,重视课堂改革。如美术学科提出了以“书法学习进课堂”为侧重点的课题研究,探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书法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体系;并在全体美术教师的共同合作努力下,针对我校学生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创编了我校的书法校本教材。音乐学科开展“如何通过音乐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课题研究,探讨如何改变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张娜娜老师还参加了一师一优的录像课评比活动,美术组李纯老师参加了青岛市美术公开课,均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
三、自查中的不足之处
1.很多可供学习的材料、器材、专用室配备等还需不断完善、补充。
2.个别艺术辅导教师的业务水平还需要提高。
3.器乐辅导师资力量薄弱,需要补充。
4.除了充分挖掘校内教师的力量外,还需要不断借助社会各界艺术团体的力量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使我校的艺术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即墨区第二中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案
指导思想:
为建立健全学校的艺术评价制度,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了解掌握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使我校艺术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方案:
艺术素质测评领导小组:
组长:金强
副组长:钟秀娴 韩慧
组员:全体音美教师
测评对象:
全体学生
测评办法
(1)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的测评主要依据学生日常艺术课程出勤率,参与度和参加各类艺术兴趣小组等情况,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和学校艺术素质测评小组终审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艺术活动记录、学习作品、特长潜能、奖惩情况等作全面、客观、公正地评定。
学生能按时参与艺术课程学习无缺勤情况分别得5.5分,缺勤一次扣0.3分;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的分别得2分,如在艺术课程学习中表现不够积极地酌情扣分;学生能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积极完成课堂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5分,未能完成的视其完成情况酌情打分;学生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或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演出的得10分,未参加者不得分;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或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演出中能充分发挥个人艺术素养的得4分,如在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或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演出中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得5分。
(2)学业指标
学业指标的测评在每学期期末通过终结性评价方式来完成。基础知识测评采用笔试形式,基本技能测评由学校艺术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由学生在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综合艺术表演等内容当中各选择一项进行测评。学生在艺术技能测评中,测评组根据学生自选项目的表现分优、中、差打分。(优:11-12.5分,中:9-11分,差:9分以下)
(3)发展指标
学生能自主参加校外艺术活动的测评组根据其参加情况打分。学生能在学校现场艺术测评中展现某一艺术特长,根据展现情况分优、中、差打分。(优:8-10分,中:5-8分,差:5分以下)
测评内容:
音乐类:
1、笔试部分:理论测评(占25%),理论测评内容为本学期教材的相关音乐知识。
1)能听辩和体验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声乐作品、器乐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的不同情感表达方式,有能力分辨和感受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作品不同的情感表现形式。
2)、能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
3)、记住一定数量的音乐主题,聆听后能说出曲名。
4)、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音乐、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聆听后能说出曲名或类型。
2、技能测评(占25%)(下面二项中任选一项)
(1)、声乐:自选本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背唱一首;
(2)、综合表演:舞蹈、戏剧、小品中任选一项表演;
考查内容:
一)、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参与齐唱或背唱歌曲。
二)、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即兴表演舞蹈动作)
3、平时学习情况:(40%)
测试办法参照基础指标要求,每学期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四次打分,所得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4、校外学习:(10%)
参与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
5、艺术特长:(10%)
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示的一项艺术特长。
美术类:
1、、美术欣赏能力(25%)
1)、认识并记住教材中学过的重要美术家及美术作品。
2、)认识并说出美术的主要门类及表现形式。
3)、认识并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
4)运用常用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写作等方式,欣赏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美术实践与表现能力(25%)
1)运用水墨色彩和铅笔进行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美术作品,表达情感与思想。
2)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3)能在造型表现活动中,运用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
4).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图形与物品,并做简单的设计说明。
5).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进行标志、招贴、请柬、贺卡、服装等设计。
3、学习品质:(40%)
评分标准参考基础指标要求。
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或者结合学校或社区活动,进行美术综合探索活动,如绘制插图与年表、设计海报、制作道具、布置舞
台、设计服装等。5、技能测评(占10%)学校统一组织,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创作美术作品一幅。总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
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普及与
提高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潜能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